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方法研究
肝海绵状血管瘤(CHL)是肝脏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这种疾病通常在肿瘤较小时无临床症状,偶尔在体检时被发现。然而,当肿瘤增长迅速或达到一定大小时,可能会引起疼痛、腹胀等症状,并且有破裂出血的风险,一旦破裂,死亡率可高达70%以上。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但这种方法创伤大、出血多,特别是对于巨大肝血管瘤或位于肝门附近的病例,手术切除带来了很大困难。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和完善,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已经成为肝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32例患者的数据,通过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治疗过程中,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右侧股动脉插管行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明确肿瘤部位、大小、数目和供血血管。然后,分别对肿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插管,导管尖端尽量靠近瘤体边缘。在透视下缓慢、间歇推注充分乳化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血供丰富者,栓塞后追加适量明胶海绵条栓塞。术后通过CT、彩超随访1~24个月。
所有病例术后均有程度不同的右上腹部疼痛,绝大多数可以耐受。6例出现恶心、呕吐,8例出现一过性低热。绝大多数病人有持续2~3d的一过性全身不适,不愿意大声说话。32例患者经1~2次PLE注入后,在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彩超、CT增强扫描,见瘤体周围血流信号消失,其内碘油沉积良好,并出现瘤体缩小、碘油聚积征象,其中瘤体缩小>50%者25例,>30%者5例,其中B超随访肿瘤完全消失1例;1例患者肿瘤缩小不明显。30例临床有症状患者中,临床症状消失28例,明显减轻1例,总有效率96.7%(29/30)。
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的成功在于平阳霉素的抑制和破坏血管内皮的作用,导致靶器官的微小血管(或CHL血窦)的渐进性血栓形成和组织纤维化。超液化碘油可使平阳霉素在血窦内高度浓聚,缓释。通过本研究,我们证实了PLE治疗症状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好,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