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后肌腱功能不全:成年人常见的足部病变
胫后肌腱功能不全是一种近年来被广泛认识的足踝关节疾病,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该病变主要由胫后肌腱炎症和/或过度牵拉损伤引起,影响了胫后肌腱维持足弓的功能,导致平足等一系列足部畸形。
胫后肌腱起源于胫骨、腓骨和小腿骨间膜的后面,通过内踝后方至足底内侧止于足舟骨粗隆和第1~3楔骨的足底面。其主要作用是使足跖屈和足内翻,起到悬吊、维持足纵弓,稳定第一跖骨与中足、内翻中足、内翻距下关节,实现距舟关节与跟骰关节轴的相互绞锁。
当胫后肌腱损伤后,足部无法很好地完成中跗关节的锁定,不能形成坚硬杠杆来推进身体向前。随着病变的发展,足的内翻、跖屈功能障碍会逐渐加重,其他韧带关节囊也可能发生撕裂,导致足部出现各种畸形,如前足外展、内侧纵弓塌陷、跟骨外翻、跟腱挛缩等。
胫后肌腱功能不全(PTTD)多由胫后肌腱炎症和/或过度牵拉损伤引起。PTTD常见于成年人,多为单侧发病,亦有双侧发生的;病变常呈渐进性发展,未经治疗的难以自行缓解。患者常主诉疼痛,表现为踝内侧到足内侧的疼痛,走路、上楼梯时尤胜;病变严重的功能受限明显。体格检查内踝后下方、中足内侧有肿胀;胫后肌腱经行有明显压痛;抗阻力跖屈内翻踝关节可诱发疼痛;伴有不同程度的足弓低平。随着病变的发展,肌腱损伤加重,甚至断裂。足弓进一步低平,踝关节外翻,可继发足踝关节退行性变。
Johnson和Strom于1989年将胫后肌腱功能不全分为3期,Myersom后来又增加了第4期。具体表现为:一期:腱鞘炎、腱周炎或肌腱炎,肌腱长度无改变;二期:肌腱被拉长,内踝下肿胀,疼痛加重,内侧足弓减小,后足出现外翻畸形,内翻无力更明显;三期:后足出现固定性畸形,跟骨外翻,前足外展,足弓消失;四期:距骨外翻,3条韧带撕裂,最后导致踝关节骨性关节炎。
PTTD的治疗方式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和选择。绝大多数情况下,PTTD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有效缓解。保守治疗方式包括消炎镇痛药物、支具、固定等。局部症状明显的,可以考虑局部封闭。病变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的,可以选择手术。手术方式包括修复损伤的胫后肌腱,调整足踝关节的力线等。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最关键,在肌腱炎时期即进行干预,佩戴支具,说服病人治疗是最佳方法,一旦肌腱变性甚至断裂治疗就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