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颈椎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据统计,50岁左右的人群中有25%的人正在患或已经患过颈椎病,60岁则达50%,而70岁以后的发病率则超过了百分之八十。那么,什么是颈椎病?它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呢?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颈椎由7节椎骨组成,其中第三到第六颈椎形态相似而称为普通颈椎,它们位于颈椎生理前屈的中央,所受的应力最大,因而最容易发生退变,是颈椎病的好发部位。普通颈椎的骨性成分可形成三个重要镂空结构,这是前面的椎体,这是后面的尾巴,分叉的,成为棘突,两边是椎板,围成了椎管,两侧横突上有横突孔,上下椎体之间形成椎间孔。椎管中含有颈脊髓,横突孔间有椎动脉穿行,脊神经根从椎间孔穿出来。那么颈椎椎体之间是靠什么连接的呢?这就是我们分解的第二个解剖结构椎间盘。椎间盘是椎体间的主要连接结构,其高度占整个颈椎的1/4,第一个椎间盘由上下软骨板,中间的髓核和周围纤维环组成。颈椎间盘除了连接椎体外,还作为枢纽参与颈椎的屈曲、旋转、后伸等活动,并在颈椎活动中发挥减缓震荡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20岁以后就开始发生髓核脱水和吸水功能障碍,软骨板半透膜功能退变,纤维环变性、破裂,椎间盘因此而发生膨出、突出,甚至脱出。这就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过程。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的继发性改变包括椎间盘的膨出、突出掀起了骨膜和韧带,骨膜下发生出血,导致韧带椎间盘血肿形成;血肿逐渐机化加上应力刺激而形成骨刺;椎间盘退变后高度改变,椎间关节松动、不稳,导致小关节增生退变,关节的间隙因增生退变而明显变窄。这些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的邻近组织包括前面解剖中提到的神经根、颈脊髓、椎动脉。因此临床上颈椎病常见的有神经根型、脊髓型和椎动脉型等。颈椎病的治疗无外乎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个方面。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选用适当高度、特殊形状的枕头,纠正和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体位,颈部制动,颈部牵引,药物治疗等。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非手术治疗已不可能取得良好疗效,而必须手术治疗。手术的适应证主要包括出现了明显的脊髓、神经根损害的症状;原有颈椎病的患者在受到外伤时症状突然加重;颈椎某一节段明显不稳,颈痛难以用药物缓解。手术治疗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解除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称为减压;二是稳定。手术入路以颈前路为主,手术具体是怎么做的,分三个步骤:首先将脊髓受压相应节段的椎体行次全切除开窗,通过这个窗口做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第二步椎体行次全切除的骨质缺损处取自体髂骨移植或人工异体骨填补;第三步用颈前路钢板进行固定,防止移植骨块脱出,并稳定颈椎。颈椎病的预防主要包括正确认识颈椎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休息;进行医疗体育保健操的锻炼;避免长期低头姿势;颈部放置在生理状态下休息;避免颈部外伤;避免风寒、潮湿;重视青少年颈椎健康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