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的早期筛查、诊断与治疗
大肠癌是中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上升。上海市是大肠癌发病率最高的区域,自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发病率上升了4倍,年均增速超过4%。在上海常见恶性肿瘤中,大肠癌的排位已从第6位上升到第2位,仅次于男性肺癌和女性乳腺癌。
肠癌的临床表现包括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腹痛或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及全身症状等。早期结直肠癌可能无明显症状,但最常见的表现是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带血,容易被误认为痔疮而延误治疗。因此,40岁以上中老年人出现类似症状时应引起足够重视,积极就诊检查。
肠癌早期筛查对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人群筛查可发现大肠癌癌前病变和大肠腺瘤,防止其发展到晚期,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大肠癌的大范围筛查后,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下降。上海市自2008年开始试点,2012年全面实行全市范围内一般危险度人群的筛查普查工作,预计在未来20~30年内能够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肠癌的早期筛查通常采用问卷和粪便隐血试验法筛查出高危人群,然后对高危人群进行结肠镜检查。这种序贯筛查方案可以发现早期不出血的结直肠癌及癌前期腺瘤。
大肠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早期肠癌或耳边息肉可以采取内镜下局部切除的方式,避免大的手术创伤。中晚期大肠癌仍然采取手术为主,配合其他辅助治疗如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等。微创手术已成为主流,90%以上的大肠癌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完成,术后恢复较快。
如果不保肛手术,术后患者和家属需要注意饮食调理、皮肤护理、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人工肛门功能锻炼以及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等方面的护理。
肠癌患者在饮食方面应以新鲜、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为主,减少肉类摄入,限制高脂食物,禁忌辛辣、燥热、刺激性食物、酒精等。
预防大肠癌的方法包括人群筛查及早发现、早诊断,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注意膳食纤维的摄入,积极处理癌前病变,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戒烟限酒,适当从事体力活动,保持身心健康,控制能量摄入,保持正常体重,防止肥胖,优化环境,避免接触致癌物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