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land 分型:评估和指导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重要工具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损伤之一。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其高发率和可能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如骨骼畸形和Volkmann挛缩,人们称之为“被错误理解的骨折”。1959年,Gartland提出了一种针对肱骨髁上骨折的简单分型方案,并讨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这种分型系统已成为评估和指导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重要工具。
肱骨髁上骨折发生在肱骨远端关节面的近端,骨折线可能是横行、斜行或粉碎。Gartland描述了骨折的旋转和横向畸形,骨折远端常常向后移位(伸直型)。根据骨折移位程度,他将伸直型的肱骨髁上骨折分为3型:I型(无移位)、II型(轻度移位)和III型(严重移位)。而屈曲型的肱骨髁上骨折则应使用另外的分型。
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时,需要注意减少骨折畸形愈合和Volkmann挛缩的发生。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可以使用石膏固定,无需手法复位。对于轻度移位的骨折,首选全麻下进行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如果初次复位手术24小时后的X线片显示骨折仍有移位或者继发移位,则认为骨折是不稳定的,需要进行尺骨基底部的过顶骨牵引。对于严重移位的髁上骨折,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治疗,但该型骨折的不稳定情况和神经血管损伤比例会增加,可以使用切开复位不锈钢克氏针固定。
目前,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建议仍是基于改良的Gartland分型。I型骨折使用石膏固定制动3至4周,每周复查X线了解骨折对位对线情况。IIA型骨折使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或经皮克氏针固定,而IIB型骨折则需要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以避免出现冠状面或其他角度的旋转畸形。III型和IV型骨折同样需要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因此可以被视为需要固定的骨折类型,当闭合复位无法获得良好复位效果时需要考虑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率仍在0.1%至0.3%之间。虽然筋膜间室综合征更容易发生在损伤暴力大以及骨折移位程度高的患者,但是所有Gartland骨折分型的患者均会出现筋膜间室综合征。及早的治疗肘部创伤,提高对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临床和生理表现的警惕性,以及充分及时的进行筋膜切开减压可以降低前臂挛缩畸形发生。
总结来说,Gartland分型是评估和指导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常见分型系统,具有良好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评估可靠性。III型损伤通常伴有神经血管损伤,需要高度重视。Gartland的工作成果是现代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