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新世纪流行病的预防与应对
在当今社会,过敏性疾病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由于对过敏性休克的认识不足和治疗滞后,全球范围内因未及时正确治疗而死亡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呼吁各国政府和医疗管理部门加强对过敏性休克的重视,普及急救知识,教会公众在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时的基本自救方法,以减少死亡率。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全身多系统速发过敏反应,通常通过I型变态反应机制或其他免疫学机制诱发。暴露于过敏原的环境下,患者可能迅速出现皮肤瘙痒、潮红、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哮喘、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窒息、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意识丧失、休克甚至死亡。这种疾病可以在几分钟内从轻微的皮肤症状发展至致命状态。
西方国家的研究表明,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率正在快速上升。例如,美国2002-2003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超过1.21%的美国人曾经经历过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反应。成人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为每年3-360次事件/10万人,而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为每年5-15次/10万人。英国的研究也显示,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在1990年和2004年之间增加了7倍,其中因食物过敏诱发的过敏性休克增加了5倍,治疗过敏性休克药物的处方量增加了12倍。
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主要机制是过敏原触发人体组织中的肥大细胞集中释放组织胺等炎性介质。这些炎性介质可以增加血管通透性和支气管痉挛,导致血管外组织的液体渗透和全身血容量骤降,引起血压下降。过敏性休克致死的原因主要是急性呼吸道阻塞(59%),其次是循环系统衰竭(15%)。
药物和食物是过敏性休克的两大主要原因。研究显示,50%死于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因药物诱发,平均死亡时间为用药后5分钟。美国每年有55万例严重药物过敏反应,最常见的过敏药物包括抗生素、磺胺类、非甾体抗炎类药物、肌松肉弛剂、放射造影剂及生物制剂。食物过敏在西方国家儿童中的发病率是2%-8%,成人为1%-2%。花生和坚果是美国引起致死性过敏性休克的主要过敏原。美国有300万人对花生过敏,每年因食物过敏诱发死亡150-200人。
治疗过敏性休克的关键是迅速缓解呼吸道阻塞和循环衰竭,首选肌肉注射肾上腺素。然而,研究显示,90%因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患者未使用肾上腺素。因此,教育公众在发生意外时自救已成为目前多数国家在第一时间抢救过敏性休克的主要方式。高危人群应配备随身携带的肾上腺素药物及注射装置,并接受相关教育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