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如何正确应对?
随着每年体检的到来,颈部超声检查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项目。许多人在检查中发现自己有颈动脉斑块,引起了他们的担忧。那么,什么是颈动脉斑块?正常情况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约为0.8-1.0mm。如果IMT超过1.0mm,超声会报告IMT增厚;如果超过1.3mm,则被诊断为颈动脉斑块。
通常,一个人的颈动脉硬化斑块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到40岁左右变得明显。对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检中检出颈动脉斑块的概率约为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然而,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既往卒中史的患者来说,颈动脉斑块可能暗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存在。
人们为什么会对颈动脉斑块感到恐惧?主要是因为他们担心这可能引起脑梗死。那么,颈动脉斑块如何可能导致脑梗死呢?原因有三:一是斑块脱落,堵塞到大血管的远端;二是颅内血管斑块阻塞了穿支动脉开口;三是斑块引起血管狭窄,导致血小板在局部聚集形成血栓,从而引发脑梗死。
那么,什么样的斑块容易脱落呢?笼统地说,不稳定的斑块更容易脱落。如何评估斑块的稳定性?除了超声信号作为初步筛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评价方法。目前,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对于斑块的识别,尤其是颈部血管斑块的识别,接近病理水平。简单来说,不稳定斑块就像刚和好的水泥,容易被水冲走。
如果发现了颈动脉斑块,建议寻求专科医生的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积极处理。关于斑块的治疗,首先需要根据年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高同型半胱酸血症、高尿酸等因素来评估脑卒中的风险高低,决定是否治疗以及治疗强度和时间。如果存在血管狭窄,需要根据狭窄的程度和是否有症状来决定是采取内科保守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接入治疗。因此,出现颈动脉硬化斑块时,不必过于紧张,先找专科医生进行评估。并非所有人都需要治疗,有些人只需要控制危险因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