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规律:原因、影响和治疗方法
月经不规律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理问题,指的是月经周期无法按正常时间来潮,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连续发生2个或以上月经周期。这种情况可能会让女性感到困扰,因为它可能意味着月经周期的不稳定性,包括长时间的无月经、一个月内多次月经、经间隔不足10天半个月,或者月经持续不断,血量或多或少超过正常经期。
月经不规律的原因主要在于卵巢没有固定的排卵周期,甚至长时间没有优势卵泡形成。尽管卵巢内贮备的卵泡不断地有始基卵泡向窦卵泡发育,但它们都在形成优势卵泡前夭折,这被称为卵泡闭锁。这些小卵泡分泌的雌激素不足以引起撤退性出血,但足以维持女性形状和支持子宫内膜的生长。然而,这种激素水平缺乏周期的波动性,导致月经来潮的时间不确定。
垂体对于卵巢的调节功能失灵是月经不规律的主要原因。垂体激素不能有效指导卵巢的周期卵泡发育,同时也可能存在卵巢对于垂体激素缺乏敏感性。这种情况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贮备不良、高泌乳素血症、卵巢不敏感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与女性内分泌功能息息相关的疾病。
中医理论认为,月经不规律的原因在于肝郁、脾虚、肾虚造成气血失调,冲任功能紊乱,血海蓄积或泻下失去正常的规律性。冲任功能紊乱是造成月经不规律的直接原因。任脉、冲脉均起源于胞宫,冲脉为血海,运行肝所藏纳的那部分血,在肝的疏泄作用下,使之能够通过女性的胞脉和包络下注于子宫;任脉作为阴经之海,运行人体阴液中的精华,包括对生殖生理起到调节作用的肾精、天癸等物质。
治疗月经不规律的目的是调整月经周期。中医治疗相对缓慢,需要经历几个月经周期才能看到明显效果,但后续作用较为持久稳定。治疗上无论中医或是西医,都是以恢复卵巢的排卵功能为目的。中医治疗根据月经发生与肝脾肾的密切关系,采用周期性的调肝、理脾、益肾的方法,从月经发生的本源上来解决问题,对于恢复卵巢功能相对更为确切,而且一旦改善了内分泌调节机制,更有助于形成较为规律的排卵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