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治疗:避免“盲吃”,合理应用才是关键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约80万,相当于每周有1万5千多人被确诊。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过去十余年间肺癌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靶向治疗成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方法。
靶向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对癌细胞的突变基因进行精确打击,实现特异性杀灭癌细胞而不伤及周围正常细胞。这种治疗方式就像“生物导弹”,在突变基因的“GPS”引导下,对癌细胞实施“斩首行动”。然而,肺癌的靶向治疗并非单一药物适用于所有患者,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突变基因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
目前,针对肺癌不同突变基因的上市靶向药已多达十余种。自国内首个肺癌靶向药上市以来,靶向药已成为肺癌治疗的主流药物,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并改善了生活质量。然而,在开始靶向药治疗之前,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基因突变检测,以确定患者是否具有相应的靶点。这种检测虽然价格不菲,但对于确保靶向药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些患者可能会选择不进行基因检测,直接使用靶向药物,这被称为“盲吃”。然而,这种做法并不靠谱。首先,如果不进行基因检测,就无法确定患者是否有相应的靶点,导致靶向药物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其次,肺癌具有多种基因突变,每种突变都有特定的靶向药物,即使患者存在基因突变,由于不知道哪种靶向药最适合,也可能用错药物,导致治疗失败。
如果患者无法提供活检组织标本,新型的“液体活检”技术也可以对血液、胸水等进行基因检测,起到替代补充作用。基因检测的周期通常为一周左右,随着技术进步所需时间还在进一步缩短。即使再加上前期支气管镜或肺穿刺活检以及病理检查的时间,也不会超过几周,这种短暂间隔不会影响到靶向药的后续疗效。
总之,靶向药是治疗肺癌的强有力武器,但只有在合理应用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最大潜能。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基因检测,避免不科学的“盲吃”,才能为靶向药装上“火眼金睛”,最大限度地帮助肺癌患者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