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儿童哮喘:症状、诊断与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小朋友因为反复咳嗽而被家长带去看医生。家长们常常认为这是由于孩子体质差、免疫力低下所导致的感冒,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统计,呼吸道疾病是1-6岁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而咳嗽则是最常见的症状。很多哮喘儿童常被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导致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给生活和生长发育带来很大负担。
那么,什么是哮喘?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哮喘的病因复杂,个体差异很大,其症状又以非特异表现为主;有时仅一种临床症状突出,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当儿童因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运动以及过度通气(如大笑和哭闹)等有关因素而出现上述呼吸道症状时,以及可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时,应高度怀疑哮喘。
哮喘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异质性疾病,有一定的家族高发倾向。父母中一方有哮喘的,子代患病率为20%,较正常儿童高2-5倍;父母双方均患有哮喘的子代患病率可高至50%。然而,即使有遗传过敏体质的人也并不一定会患上哮喘,因为哮喘发病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在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接触环境中过敏原像螨虫、霉菌和花粉等、烟草暴露和环境污染等都可能诱发哮喘。2020年GINA中指出空气污染与全球13%儿童哮喘发生有关。虽然具有哮喘家族史的儿童哮喘患病可能性增高,但避免环境因素,加强对哮喘疾病的认识,哮喘可预防可控制。
儿童支气管哮喘可以分为典型的哮喘和不典型的哮喘两大类。典型的哮喘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表现,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 不典型的哮喘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胸闷变异性哮喘(CTVA)和隐匿性哮喘。CVA以干咳为主,抗生素治疗无效,抗哮喘治疗有效;CTVA以胸闷或长叹气持续或反复发作≥8周,且以胸闷为唯一或主要的临床表现,无喘息、气急、慢性咳嗽等典型哮喘的症状;隐匿性哮喘无反复发作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的表现,但长期存在气道反应性增高。
儿童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呼吸道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证实存在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并排除可引起相关症状的其他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最大呼气峰流量(PEF)日间变异率(连续监测2周)≥13%。符合相应条件者,可诊断为哮喘。
儿童哮喘与成人哮喘有何不同和联系?年幼儿哮喘主要由呼吸道感染诱发,随年龄增长过敏原诱发哮喘增多;运动性哮喘在儿童也较成人多见。预后与成人哮喘不同:儿童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肺及气管支气管发育不成熟,哮喘发病率高于成人,但经过规范化治疗,随着感染减少和肺功能的发育等因素,60%的哮喘患儿在青春期症状消失,但有些患者在成人期可能重新出现。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哮喘是儿童期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会自愈;用激素治疗会有很多副作用,而不遵从医嘱治疗。但事实相反如果儿童哮喘不正确诊断,不早期正规治疗,儿童哮喘可以影响肺发育,尤其是多重过敏的重症哮喘,80-90%可以发展成为成人哮喘,成年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生率明显增高。
儿童哮喘的治疗原则是长期、连续、规范、个性化的防治方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是目前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和最有效的药物,需每1-3月复诊1次,根据肺功能、C-ACT评分等评估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其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影响了哮喘控制的结局。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提出,规范化治疗能有效地控制哮喘,使哮喘儿童拥有与正常儿童一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