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原发性震颤: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原发性震颤(ET),也被称为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它以上肢远端的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为特点,并可能伴随头部、口面部或声音的震颤。据统计,30%-50%的ET患者有家族史。虽然传统观点认为ET是良性、家族遗传性、单症状性疾病,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ET实际上是一种缓慢进展的、可能与家族遗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
ET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有家族史的患者,可能在20岁前就开始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多数发生于手和前臂,也可能影响头部(如颈部)、下肢、声音等。日常活动如书写、倒水、进食等可能会加重震颤,然而,多数患者在饮酒后会发现症状有所减轻。随着病程的增加,震颤的频率会下降,而幅度会增加,导致更严重的功能障碍。
诊断ET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双手及前臂明显且持续的姿势性和(或)动作性震颤,且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如果病程超过3年,有阳性家族史,饮酒后震颤减轻,那么可以确诊为ET。
在进行诊断时,需要将ET与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区分开来。例如,帕金森病的震颤主要是静止性震颤,手部搓丸样震颤和下肢静止性震颤是其典型表现。小脑性震颤则主要表现为上肢和下肢的意向性震颤,常伴有小脑的其他体征。精神心理性震颤多在有某些精神因素如焦虑、紧张、恐惧时出现,频率较快(8-12 Hz)但幅度较小,有相应的心理学特点,去除促发因素症状即可消失。
治疗ET的方法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对于轻度震颤,可能不需要治疗;对于轻到中度患者,可以选择在需要时服药以间歇性减轻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中到重度震颤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普萘洛尔、阿罗洛尔、扑米酮。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立体定向丘脑毁损术和深部丘脑刺激术(DBS),两者都能较好地改善震颤,且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