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转移瘤:病因、诊断和治疗进展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发病率约为8.3~14.3/10万人/年。它是原发性脑肿瘤的3~10倍,且在所有肿瘤患者中,约有20%~40%发生脑转移。最常见的原发肿瘤类型依次是肺癌(50%)、乳腺癌(15%~20%)、黑素瘤(10%)、结直肠癌(3%~8%)和肾癌(2%~6%)。
脑转移瘤主要通过血行转移方式传播,多分布在脑内血流丰富的区域。80%的病灶发生在大脑半球,15%在小脑,5%在脑干。某些肿瘤类型如前列腺癌、子宫癌、消化道恶性肿瘤、乳腺癌等更常见于后颅窝转移。除了血行转移外,脑转移瘤的转移机制还包括直接侵袭、经蛛网膜下腔转移和经淋巴系统转移。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原位杂交、测序等方法进行分子病理在脑转移瘤诊治中越来越重要。常见的检测靶基因包括肺癌相关的EGFR、KRAS、ALK、ROS1、MET和RET;乳腺癌相关的HER2、BRAC1/2;黑色素瘤相关的BRAF、NRAS、TERT;结肠癌相关的APC、BRAF和RAS;以及肾癌相关的VHL、BAP1及PBRM1等。
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由特定位置的直接肿瘤受累、瘤周水肿和占位效应导致。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或癫痫发作。高达90%的患者在诊断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首选的诊断方法是头增强MRI检查,病理诊断是确诊的“金标准”。需要与胶质瘤、脑脓肿、PCNSL、脑膜瘤等进行鉴别。
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案包括局部治疗、系统治疗和缓和医疗。局部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后者包括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预防性颅脑照射。系统治疗随着重要基因突变的识别鉴定以及具有更好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药物的出现,具有广阔前景。免疫治疗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针对黑色素瘤及肺癌脑转移瘤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临床试验均取得较好结果。缓和医疗的目的是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强调患者对生命终末期治疗决策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