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医用药的不同境界:从简单到精深的转变
中医用药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药物的种类和数量,更重要的是开方者的境界。有的人开药寥寥数味却屡屡奇效,而有的人开药近百味却疗效不明。这种差异源于开方者的思维方式和对中医理论的理解程度。
第一阶段的人,往往是根据症状或疾病直接选择相应的中药,依据主要是中药的主治和现代药理。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明了,但容易忽视脏腑的整体关系,导致用药效果不佳。有些人甚至不认可中药的作用,将其当作安慰剂,主要依赖西医治疗手段。
第二阶段的人开始做一些正确的辨证,依据方剂功效和主治、现代药理等进行组方。他们的用药指向相对明确,偶尔会考虑五行生克的关系,但仍然存在分不清寒热、诊断思维欠缺等问题,限制了他们的临床效果。
第三阶段的人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医内科学的辨证分型,对疾病的病因病机有较多的了解,懂得一些加减和脏腑关系。然而,他们容易套证套方,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第四阶段的人讲究简单辨证和条文症状配对,依据《伤寒杂病论》的条文和各个方证医家的经验用法。由于仲景之书和后世的经典之方多属于屡用屡效的效验方,症状容易匹配,用药讲究原方剂量使用,一般不做加减。因此,效果相对较好,但仍存在辨证不够精细准确、用药剂量把握不够细致等问题。
第五阶段的人对《伤寒杂病论》的辨证思维研究比较透彻,能够根据患者症状进行八纲、六经等辨证方法,予处方用药。他们能明确先后,多方兼顾,合理地对仲景之方进行药味药量加减,以契合仲景辨证治疗之思维,达到符合患者当前实际情况的结果。其临床效果一般来说很不错,但仍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和边角知识的掌握。
第六阶段的人辨证讲究精细,对中医认识五脏了解深入,病机、诊断有深入理解,分析疾病根源,有完整的疾病发展全程认识,讲究分析当前病患脏腑情况,用药对应脏腑方向,以及懂得运用脏腑生克关系,组方原理等等。他们博学百家之长,并已忘记百家,形成个人的用药思路,明医理,懂药性。用药方向准确,组方精当!其治病效果也是第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