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加强安全教育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在每年发生的中小学生安全事故中,溺水是造成广大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杀手之一。随着夏季的来临,中小学生发生溺水事故又进入了高发期,近期已陆续发生多起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溺水身亡的事故,有的是学生在上学途中到池塘边捉鱼虾时失足溺水,有的是在双休日学生到桥上玩时不慎掉入水中溺死,有的是学生在放学路上到池塘游泳时溺水。这些溺水事故的发生,给死亡学生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
溺水不仅会造成生命的丧失,还会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和经济负担。因此,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为了加强中小学生溺水安全教育,我国教育部制定了多项措施。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通过播放安全教育光盘、开展主题班队会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学生深入开展一次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长、社区(村)的联系,共同做好中小学生校外游泳安全工作。通过印发《告家长书》、家庭访问、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此外,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社区(村)在江(河)边、湖边、水塘边等设立安全警示牌,在事故多发地设立义务监督管理员,确保学生安全。
除了加强安全教育,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学生了解溺水的危害,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如遇到溺水情况,要立即大声呼救,寻找救生工具等。
2. 加强监管:学校、家长、社区(村)要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监管,确保学生在上下学途中、双休日、节假日期间等脱离学校和老师监管的时段,安全度过。
3. 建立健全救援机制:在溺水事故多发地区,要建立健全救援机制,确保一旦发生溺水事故,能够迅速展开救援。
4. 加强水域安全管理:加强对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的管理,禁止在危险水域游泳、嬉戏。
通过以上措施,相信能够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