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疫情初步遏制
8月23日下午14时,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及生猪生产有关情况,并回答了中外记者最关心的问题。
农业部新闻发言人薛亮表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发生后,我国迅速采取以免疫和扑杀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并强制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5月初,我国紧急生产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已有11家企业疫苗投入使用,近期还将扩大生产。目前新型疫苗日生产能力达到700万至1000万毫升。截至22日,全国共免疫生猪1亿多头,有效控制了重点地区和重点猪群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
今年以来,截至8月22日,全国共有发病省份26个,共826个疫点,病猪25.7万头,病死6.8万头,扑杀17.5万头。7月份,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4.7万头,死亡1.3万头,发病和死亡数分别比6月份下降51.5%和35.9%。与去年同期相比,疫情大幅下降,全国疫情已得到初步遏制。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表示,根据农业部的调查,生猪生产已开始恢复。首先,母猪补栏加快,能繁母猪的存栏比去年增加了2.1%,表明生猪生产能力有所增强。其次,规模饲养的发展势头良好,规模饲养存栏比重增加了7.3%,对缓解生猪供求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三,猪的价格回升,销量增加。随着气温的逐步转凉,生猪销售将逐步进入旺季,农业部将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与各级畜牧兽医部门一起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在生猪生产环节能够有盈利、不亏本、少波动。
薛亮表示,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价格的变化主要是供求关系的反映,猪肉价格的上升是符合当前经济规律的。去年五六月份生猪价格达到最低点导致部分农户放弃养猪,局部地区发生猪高热病以及近几年饲料价格尤其是玉米价格的上升等,三个原因导致养猪数量的下降。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发展生产。最近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是鼓励尽快恢复养殖户对养猪的信心,鼓励农民养猪的积极性,这对缓解生猪供求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猪肉的价格也会逐步回调。
此外,本文还介绍了膨化食品被列为限制食用等级、西红柿含谷胱甘肽可抑制黑色素、木糖醇无健齿功效等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