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医院吴川杰:核磁上报告的“腔隙性脑梗死”,多数没啥事
某日门诊,一老年男性在家人的陪伴下来诊,神情慌张……
一眼望去,患者体型正常,貌似并无严重的慢性疾病。
患者惊慌地拿出了上面的影像报告单:腔隙性脑梗塞。说前段时间有点头晕,去当地医院就诊,进行了头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竟然显示得了脑梗死……
患者因此十分焦虑,自觉时日已经不多,命不久矣,尤其是在百度之后……
于是,一家人一路北上来京就医。
就诊期间,患者反复问我:医生,你说我还能活几天?你告诉我吧,我能接受……
我了解到患者目前并无特殊不适……
到这里,我基本已经猜到了八九不离十。相似的情景每天我都能遇到,我说别着急,我估计你没啥大问题,核磁片子拿来看看。
报告上所谓的“腔隙性脑梗死”
我看了看那张核磁共振检查报告单,上面显示这个检查和报告来自某省知名三甲医院,是该省最好的综合性医院。
上面我红色圈出来的就是显示有异常信号的部位,也就是报告上所谓的“腔隙性脑梗死”,有时候我们也称为“腔隙性脑梗塞”。
但是实际上,这些影像学表现,根本不是腔隙性脑梗死,专业的诊断是推测血管源性的MRI白质高信号,有点拗口,实际上这个“推测血管源性的MRI白质高信号”有很多不同的称呼,不同医院、甚至同一医院的不同医生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称呼,比如:脑白质病变(这个称呼似乎最流行和常用)、脑白质高信号、脑白质疏松、脑白质脱髓鞘、脑缺血灶,其实这些称呼指的是同一个东西。
这就解释了很多人在不同医院做核磁共振检查,很不理解,去年说是“脑白质变性”,今年怎么就诊断“脑白质疏松”了。
脑白质病变和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表现不同,严重程度不同,腔隙性脑梗死属于脑梗死,而脑白质病变不是脑梗死。
其实,上面图片展示的影像学表现才是真正的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病变有啥区别
专业点讲,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后脑组织软化,在脑内留下的腔隙,如果这个腔隙的直径小于15mm,我们就称为腔隙性脑梗死。而经常说的脑白质病变,指的是神经纤维束表层髓鞘脱失后在核磁共振上表现出的异常信号。
通俗点说,我们的大脑都是由一根一根的脑神经组成,我们可以把脑神经比喻成一根电线。
电线外面有一层绝缘的胶皮,里面是传导电流的神经。脑神经的基本构造也是这样,脑神经外面的皮我们称为髓鞘,里面的我们称为轴突。
而腔隙性脑梗死指的就是整条电线的断掉,包括电线的胶皮和里面的金属丝,全部断掉后电线正常功能就会丧失而不能使用。
吴川杰说
所以,通过上面我们应该能够理解,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病变不同。很多时候,腔隙性脑梗死存在过度诊断的现象。
脑白质病变很常见。据我观察,可以说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用3.0T的核磁检查,几乎没有人没有点脑白质病变……因此,我经常把多数的脑白质病变成比作脑老化的结果,比喻成我们的白头发和皮肤皱纹,到一定年龄难以避免。
所以多数情况下,脑白质病变不代表有明显的重大问题,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近进一步评估即可。
并非所有的脑白质病变都需要药物治疗,如果没有明显的脑血管动脉硬化,多数的脑白质病变只需要干预危险因素,比如控制好血压、血糖等;改善生活方式,比如饮食少油少盐、规律运动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