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脑梗年轻人的血管是怎么被堵死的?
经常熬夜、出差的白领,体检报告中常发现血管斑块,这是什么?它最大的危害在哪里呢?
其实,血管斑块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
现实生活中,堵车误大事。心血管系统好比人体内的交通要道,血管出现斑块问题,整个系统就「行驶缓慢」可导致各个重要靶器官缺血。
这种缺血状态不会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但滴水穿石、聚沙成塔。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整体代谢能力越来越差,机体就会报警,出现心梗、脑梗、肾衰等急危重症。
血管中的「水垢」——血管斑块
人老了,脸上就会起斑,与此同时,血管也会起斑。
有人将血管斑块比喻成血管中的「水垢」,确实很形象。血管内膜形成的纤维斑块,沉积在大动脉和中等动脉的血管壁上,就形成了血管斑块。
血管壁出现血管斑块,这不仅仅导致血管变厚变硬,还会对血管壁造成三大损伤:管壁变硬、管腔变细、血管弹性减弱,血流的通道出现问题。
目前研究证明,血管斑块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年龄、肥胖、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都是血管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所以,管理好血脂、血压、血糖等,对预防动脉斑块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
积少成多,可能害人性命
颈动脉斑块会出现「脑梗」?
颈动脉是长在喉结两侧的一对血管,因此处血流冲刷力量大,容易造成动脉内膜损伤,更易堆积形成斑块。
- 血管狭窄度<50%:建议先控制危险因素,再根据斑块稳定性,考虑是否进行药物治疗。
- 血管狭窄度≥50%:一般应接受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 血管狭窄度>70%:无症状患者需考虑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斑块会出现「心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在冠状动脉内血管壁上形成的胆固醇和其它物质的沉积物,会导致血管壁变厚、变硬,并逐渐形成斑块。
冠状动脉斑块会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影响心脏血液供应,最终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
如何防治血管斑块?
年龄、性别、家族史、「四高一吸」,是血管斑块产生的不可控因素。
前三个因素很难撼动,而「四高一吸」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体重和吸烟」都是可以干预的可控因素。
及早戒烟并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就可以预防血管斑块。
需要注意的是,血管斑块不一定与「三高」病史和冠心病家族史有关。
若因长期大量吸烟,并伴随工作压力大、运动无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也可以出现血管斑块,导致冠脉中度狭窄。
这种情况下必须遵医嘱坚持服用二级预防药物,否则很可能血管狭窄进行性加重,出现急性心梗。
饮食
● 主食搭配多样化
在慢病防治过程中,营养治疗必不可少,越来越多的心血管医生倡导「保护血管,营养先行」。
有了血管斑块,饮食上要特别注意,主食不可过于精细,要粗细搭配多样化。除了白米、白面以外,还要搭配粗杂粮、玉米、薯类及各种杂豆,更重要的是不要加糖、加油。
● 适量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类的食物可选择豆制品、鱼类,尤其是海鱼。
推荐每天半个或一个鸡蛋、牛奶250ml、红肉(牛、猪、羊)40g~75g。尽量不选用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
1. 保证适量的蛋白质,充足的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血管壁的正常结构。
2. 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例,保证磷脂的摄入。
3. 控制好血压,减少食盐的摄入。同时加强血管壁的保护因素,食用抗氧化物质,如花青素、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大豆异黄酮、维生素C、维生素E、锌、硒。
4. 增加摄入膳食纤维,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血胆固醇。
5. 保证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摄入。
运动
出现血管斑块,要谨慎运动,不能不运动,更不能进行盲目的剧烈运动,或不规律运动。
不科学运动方式不仅不利于病情恢复,反而会增加病情恶化,甚至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所以,首先要到医疗机构,请专业人士做运动风险专科评估,客观科学地评估患者运动的风险。
让医生制订个体化且安全合理的运动方案,如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运动、每次运动的时间、强度、运动的形式、运动的频率等。
血管斑块若要治疗,首当其冲便是降血脂。以下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同数值的治疗方式。
可能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必须接受他汀药物降脂治疗干预。
关注血管健康,体检别忽视
评估动脉血管斑块情况,推荐三个无创检查。
1. 颈动脉彩超:可以早期检测到颈动脉血管壁厚度、血管斑块类型及形成部位等,临床医生可以通过彩超结果来预测卒中风险,进而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2. 心电图:血管斑块比较大,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下,心电图检查一般会出现ST段改变,尤其是当出现胸痛等心肌缺血症状时,心电图出现ST-T动态改变更有意义。
3. 运动平板:是运动的心电图,可以作为排查冠心病的一项无创检查。
两大类人群要做检查
● 40岁以上的人群
经常出差、熬夜、加班,尤其是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危人群。
● 围绝经期女性
体内雌激素大幅度减少,心脏血管缺乏缓冲适应力,所以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急剧上升。
加之更年期内分泌水平的变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出现心烦、多汗等症状,容易使人误以为是更年期综合征而不加重视。
这些可能会成为潜在的、不同程度的应激,对心脑血管系统都会产生一系列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