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段建强

宝宝发热怎么办

宝宝发热怎么办

发烧也就是发热的一种俗称,儿童发热是所有家长最急的一件事了,为什么急呢?因为心里没底,搞清楚了儿童为什么发热,就能找到退热的办法了。对各位家长来说,无疑是给家长雪中送炭、真正成了家长的良医益友。

 

小儿发热的原因比较多,最常见的8种情况:普通感冒、流感、积食呕吐、腹痛腹泻、便秘、中暑、出疹子前、其他免疫系统疾病,家长要从自己孩子此次的状况上判断分析出大概是哪一种,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家庭治疗,然后观察孩子的状况,没有缓解再上医院,这样也便于给医生叙述病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一、普通感冒
 
孩子的身体抵抗力差,身体调节的功能也不是很好,受凉受热都容易引起感冒,特别是受到外来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时,再加上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存在失控的情况,那么就容易出现发烧。很多孩子的发烧都是感冒所造成的,往往伴发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表现,一般情况下先有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等症状,然后再有逐渐加重,出现低热,体温一般38度左右,这种情况下,不用太着急,针对性的用一些感冒药,比如感冒清热颗粒(受凉)、小儿感冒灵(风热)以及氨酚黄那敏颗粒等等,再多饮水清淡饮食,3—7天基本上就能痊愈。

二、流感

 
儿童流感的症状,典型表现就是高热。伴有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甚至合并症,一般孩子发生流感温度38—40度之间,反复发烧,伴有肢体四肢酸痛,或者伴有头痛、精神状态较差等表现。因流感发热温度较高,体温一旦超过38.5度,及时服用退热药(布洛芬等),如果服药1小时,温度未降低。配合物理降温。  

(1)温水擦拭:可选择45度左右温水湿毛巾擦拭宝宝的双侧颈部、双侧腋窝、双侧大腿根内侧,擦拭发红为度,具有降温退热的作用。

(2)退热贴:可将退热贴贴于额头,太阳穴、大椎穴等部位,可起到部分降温退热的作用。
同时服用抗病毒药物,例如抗病毒颗粒、连花清瘟等。

三 、四、五、积食呕吐、腹痛腹泻、便秘
 
宝宝饮食不恰当,脾胃本身就比较虚弱,吃的食物过多、过冷(水果冰淇淋等)或者难以消化(肉食)、由于食积不化便会引起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一系列胃肠道症状,此时就容易形成发烧了。这类型的宝宝往往四肢温热,并不冰冷,等积食好了,那么高烧也就退去了。积食引起发热建议给予神曲消食口服液、小儿消积口服液等中成药。并给予小儿推拿按摩,简单易学,随学随用!(参见我的另一篇题为“春节请守护好孩子的胃”)

六 、中暑
 
夏季暑天,儿童耐受不了38—40度的高温天气,加之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极易出现儿童中暑发热,随着空调的普及,中暑发热较前大幅减少,但是家长们暑天带宝宝外出游玩时还是会出现儿童中暑发热的情况。儿童中暑发热根据其发热的温度,以及伴随症状做相对应的处理。如果发热是比较低的低热,体温不超过38度,注意多补充水分,可以喝点淡盐水或者用口服补液盐冲水喝,还可以喝清凉的饮料,如西瓜汁、绿豆汤等。另外还可以选择物理降温。如果发热超过38.5度,而且全身面部通红、全身发热,必须要用退热药物处理,常用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另外如果出现高热不退,体温为39度甚至40度,通过以上处理都没有缓解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有可能是重度中暑,必须要去医院处理。

七、出疹子
 
不少孩子的第一次发烧都是出疹子造成的。疹子的出现是体内存在病毒所引发的,为了让病毒尽快排出体内,产生免疫功能,所以就会表现出发烧来了。6个月—2岁期间,一部分宝宝会出现幼儿急疹这个病,宝宝没有任何感冒、积食等症状,发热温度也会持续38—40度左右,发热时宝宝精神状态欠佳,待用药或物理降温体温正常时,宝宝一切如常,一般反复发烧2—3后出疹子,疹出热退,宝宝恢复了正常了。对于这种发烧,家长不用特别担心,一般不用药物,给予物理降温即可,可先观察,等疹子出来了,发烧的表现也就好了。

八、其他免疫系统疾病

如果孩子患有一些其他的疾病,也是可能会出现发烧这种情况的,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心肌炎等心脏方面的疾病,也是应该注意的。
 

小儿发热的原因并不算少,上面我们为大家做了8种相关症状的介绍,各位家长朋友还需要注意看孩子的身体状况、周围环境、地域差异等,确保能尽早揪出真凶,从根源上入手,对症治疗用药,尽快让孩子的高烧退下去,但如高烧持续不退,那么则要尽早就诊了。

 

另外儿童在发烧期间应清淡饮食多饮水,酌情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主食应暂时以流汁或者半流质的食物为主,少食多餐,这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冬至养生

葵影便移长至日 梅花先趁小寒开 冬至大如年 从冬至起,自然气候将进入最寒冷的阶段。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除了寒冷,冬至也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节气。 此时养生,不仅要护阴还需养阳。 冬至起居·宜赖床 “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冬季是闭藏的季节,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处于闭藏状态,人体也不例外,要“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人体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尤其是在冬至时节,要保护精气,早睡晚起,以太阳出来再起床为宜,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醒后可以躺在床上伸伸懒腰、揉揉胳膊和腿脚。 晚起对于上班族而言可能很难做到,但一定要早睡、别熬夜。 冬至衣着·薄厚适宜 冬至后,天气寒冷,需及时添衣保暖,防寒养藏以护阳。 日常着装应选择绒衣、毛衣、棉服、皮衣、羽绒服等松软轻便保暖性能好的服饰。 此外,冬季还应常备棉帽、棉鞋、围巾、手套等,注意保护头、颈、手、足这些容易受寒的部位。 不过,虽然此时天气寒冷,但着衣也不宜过暖,否则汗出过多,反而不利于阳气闭藏,人也更易生病。 正如《养性延命录》所言“重衣厚裤,体不劳苦,以致风寒之疾。” 特别是青壮年、身体健康者,衣着应略偏寒,以自我感觉不燥热,身体不出汗为宜。 此外,在大汗之时忌脱衣,汗后应及时更换衣服,以免风寒或寒湿之邪侵袭而致病。 冬至饮食·多吃菜 所谓“冬至进补,开春打虎”。整体而言,冬至饮食当以补阳、补精、补肾为主,可适当增加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枸杞、发菜等食物摄入。 日常饮食宜多样化,注意谷、肉、果、菜的合理搭配,辨证施补,缺什么补什么,不宜过食辛辣燥热、肥腻食物。 尤其应适当多吃一些具有补益津液作用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以维持肾中阴阳的平衡。 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吃些坚果。 因为种子类食物大多有补肾益精、强体御寒的作用,而冬季对应的是肾脏,因此冬季进补适当多吃坚果,对身体很有好处。 与以往大家认知不同的是,冬至时节,多吃蔬菜也是一种“补”! 有研究证实,人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缺少有很大关系,而胡萝卜、百合、山芋、藕、大白菜、虾皮、海带、发菜等食物均富含无机盐,大家千万不要错过! 冬至运动·不能少 以往我们认为,冬季时减少运动才符合秋收冬藏的原则,事实上,减少并不意味完全不运动。 要知道,冬季气候寒冷,人体汗孔闭塞,体内的热气散发不出去,就容易生内火,因此很多人会出现口腔溃疡、口唇旁起疱、长痘痘等问题,这些就是阳气郁积体内而生火的表现。 所以说,天气虽然越来越冷,但运动仍要坚持。 有条件的话,大家可在早上9~10点出来运动,或者下午3~5点运动,此时户外温度相对较高,体感也较为舒适。 冬至运动养生要注意讲究方式和方法,宜多做导引,或选择动静结合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 当然,您也可以选择更为简单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慢跑等,运动时以微汗为宜。 寒从脚起、冷从腿来 冬至时节不少人会感觉手脚冰凉,在大家在睡前用热水浸泡中药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足不温的问题,还能让睡眠更安稳。 当归干姜方 取干姜1两、附子1两、党参1两、当归1两、吴茱萸5钱。用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水温适宜,浸足20~30分钟。有行气活血,暖身祛寒的功效。 此外,冬至是阴阳二气交接的时节,这时艾灸“神阙穴”(肚脐)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 艾灸方法 点着艾条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以皮肤温热微红为度。 除了艾灸神阙穴之外,还要推荐中脘穴、关元穴、涌泉穴这三个穴位,可每日一次,每次每穴20分钟,艾灸3天休息1天,起到“滋阴、藏阳、强脾胃”的作用。

段建强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灞桥区浐灞御锦城社区卫生服务站

109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西安人已众志成“城”!谢谢所有人的牵挂。

段建强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灞桥区浐灞御锦城社区卫生服务站

108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寒节气,防止寒湿邪气伤人,这些养生方法要记牢!

别看“小寒”有小字,但却以小胜大,可比大寒冷! 到了小寒节气,南北都经历着寒和湿两大阴邪,阴风、冷雨、雪、或者雨夹雪很常见。 低温天气会消耗人体更多的阳气,因此,小寒养生勿忘护阳! 小寒起居·多睡一小时 小寒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自然界中的阳气处于一种封藏的状态,人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不要扰动阳气,尽量早睡晚起,以待阳光。 尤其是冬属阴,昼短夜长,阳气不足,人容易生病,每天多睡一小时,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小寒着装·外出戴帽 平时就手脚冰冷的人,小雪时节可能会觉得更冰冷。 在寒冷时,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体热会迅速从头部散去。 所以说,平时怕冷的人,外出最好带一顶帽子,即使是单帽也有很好的御寒效果。 另外,很多人认为衣服穿得越厚越暖和,其实不然,因为衣服的保暖性与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衣服太厚且紧贴身体,空气层厚度为零,反而保暖性降低。 因此着衣应选用分量轻、蓬松、保暖性强的羊毛、丝棉、羽绒等制品。 小寒保健·注意引补 小寒时节是冬季进补的最佳时节,但进补不要冒进,需要给肠胃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要做好“引补”。 什么是“引补”呢? 就是先把脾胃功能调好,这样才可以避免因进补不耐受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引补的方法也很简单,平时可吃些健脾开胃的药物,如党参、太子参、炒意苡仁、山药、莲子、砂仁等调整脾胃功能。 再根据自身的健康条件,适当服食一些精肉,如牛肉、羊肉、鸡肉以及人参、蜂王浆、牛奶、鸡蛋、豆浆、红枣、桂圆肉等进补。 若进补后无明显的肠胃不适症状,则引补成功。 小寒饮食·少咸多苦 《四时调摄笺》里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 意思是说,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 所以,小寒节气应少食咸味、多食苦味,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抵御过亢的肾水,适合的食物包括芹菜、莴笋、生菜、橘子等。 小寒出行·必待日光 晒太阳是很好的生阳方法,不仅可以驱走寒气,还能预防骨质疏松,减少抑郁。 晒太阳时,建议掌心张开朝向太阳,配合散步或深呼吸,时长控制在半小时到一小时。 由于夜里的阴冷很容易伤人,所以大家在小寒节气要尽量避免夜里出行,如果非要出门的话,出门之前喝点热汤。 并在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或者加点艾叶,湿气重的可以加点花椒,先煮再泡,助阳效果会更好。 小寒运动·注重藏精 小寒养生,人应顺从自然规律进行冬藏,可以通过适当减少剧烈运动,避免大汗淋漓的形式来藏,也可以通过早睡来潜藏阳气。 而严冬之时适当减少房事次数,也是养藏肾精的一种方式。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藏神”,降低欲望,勿争强好胜,避免过度亢奋,努力不懈,顺时而为。 此外,中医认为,动则生阳。平时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健走、跳绳、做操等运动以助生阳气。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热身,从低强度慢慢开始。运动后不要立刻休息,慢慢减少运动强度。 对于一些体质偏弱或者年龄较大的人来说,可进行室外散步。 养 生 小 贴 士 小寒三忌 一忌心火:心火过旺时,主要表现为心烦、口舌易糜烂生疮、舌尖红等症状。为避免此类情况出现,大家要注意保持良好心态,同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之物,特别是老人和儿童。 二忌急躁:人在急躁易怒时,肝火容易上升,导致头痛目眩、耳鸣、面红等。此时,应尽量避免情绪波动、急躁、发火;注意休息,防止因身体劳累而情绪不稳。 三忌大汗:冬藏时节,过汗会使阳气外泄。平时,大家不仅要在锻炼时做到微微出汗就好,在生活中也要注意做事“慢半拍”,防止扰动阳气。 小寒三吃 一吃羊:羊肉是小寒节气温补的首选食物之一。冬季吃羊肉,不仅可以抵御寒冷,而且对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等虚证有补益效果。 二吃黑: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肾主冬”,因而冬季养生要重视补肾,而“黑色入肾”,故以食“黑”为补。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吃栗子:栗子有养胃健脾、补肾益气等功效,在养生食疗中常用来补肾。进入冬季以后,饮食中的肉类增多,经常喝栗子粥调理,滋养脾胃,可以缓解肉食给脾胃带来的负担。 小寒三搓 小寒时节阳气潜伏,利用空闲时间按摩身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驱寒和调理身体的双重功效。 搓腹部:长期坚持这么做,可以调理脾胃、预防便秘。 搓腰部:能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对缓解腰部酸痛、预防腰肌劳损以及女性的痛经有很好的效果。 搓颈部:大椎穴位于颈后最突出的骨头下方,在人体督脉线上,是阴阳经交会之处。若外出归来全身发冷,可是试试搓揉大椎穴暖身。

段建强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灞桥区浐灞御锦城社区卫生服务站

108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