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耳聋会遗传吗
耳聋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其中后天性耳聋中,药物性致聋占据了40%的比例。特别是对于3岁前的儿童,药物性耳聋的发病率更高,达到了50%,而7岁前则可高达82%。导致药物性耳聋的元凶主要是氨基糖类药物,如硫酸链霉素、硫酸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以及硫酸核糖霉素等。这些药物会破坏毛细胞和螺旋形神经节,从而导致听觉传导系统严重受损,引发耳聋。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药物性耳聋是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所致。然而,近年来研究表明,即使药物剂量和疗程都在规定范围内,仍有不少患者无法幸免。例如,一位患有皮炎的男性患者,仅注射了0.5克硫酸链霉素,就迅速出现了剧烈眩晕、耳鸣,并最终导致听力急剧下降和耳聋。
经过调查发现,他的家族三代共有17人因注射该药而致聋。还有一位9位母亲因使用硫酸链霉素或硫酸庆大霉素而致聋,她们的17个子女中,有14人也因使用这两种药物而重蹈覆辙,其中一对孪生姐妹也未能幸免。还有两位因药物致聋的老太太,她们的38个后代中有13人也难逃厄运。这些案例触目惊心,表明药物性耳聋既具有个体易感性,又具有家庭聚集性。
经过多年的研究,医学家们终于发现,药物性耳聋是由细胞线粒体的基因发生变异所致。家庭的变异基因可能通过有病的母亲遗传给子孙,使他们具有潜在的过敏性,这被称为母系遗传。因此,若不慎使用某些药物而引起耳聋,将会对人口素质产生严重影响。
对于已经发生药物性耳聋的患者,目前国外研究出了一种名为神经生长因子NF-3的治疗方法。它能修复受损的听神经,促进其恢复功能,同时还能保护内耳毛细胞和螺旋形神经节。为了预防药物性耳聋的发生,应严格掌握耳毒性抗生素的适应症,婴幼儿禁用。若疗程较长,需定期进行电测听和肾功能检查。一旦出现眩晕、耳鸣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致聋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