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与并发症有哪些?
临床表现
(一)消化系统表现
多数起病缓慢,少数急性起病,偶见急性暴发起病。多表现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少数症状持续并逐渐加重。临床表现与病变范围,病型及病期等有关。
1 腹泻伴黏液脓血便
①见于绝大多数患者。腹泻主要与炎症导致大肠黏膜对水钠吸收障碍以及结肠运动功能异常有关,粪便中的黏液脓血则为炎症渗出,黏膜糜烂及溃疡所致。
②黏液脓血便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表现。大便次数及便血的程度反应病情轻重,轻者每日排便2~4次,便血少或无;重者可每日10次以上,脓血显见,甚至大量便血。
③粪质亦与病情轻重有关,多数为糊状,重可至稀水样。
④直肠病变重时可有‘里急后重’表现。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便秘,常见于病变限于直肠或乙状结肠患者,是病变引起的直肠排空功能障碍所致。
2 腹痛
①轻型患者可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
②一般诉有轻度至中度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的阵痛,亦可涉及全腹。
③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减轻的规律,常有里急后重。
④若并发中毒性巨结肠或炎症及腹膜,有持续性剧烈腹痛。
3 其他症状
可有腹胀,严重病例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4 体征
①轻,中型患者仅有左下腹轻压痛,有时可触及痉挛的降结肠或乙状结肠。
②重型和暴发型患者常有明显的压痛和鼓肠。
③若有腹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应该注意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并发症。
④直肠指检可有触痛及指套带血。
(二)全身表现
①一般出現在中,重型患者。
②中,重型患者活动期常有低度至中度发热,高热多提示有并发症或见于重症且起病急者。
③重症或病情持续活动可出现衰弱,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等表现。
(三)肠外表现
①本病可伴有多种肠外表现,包括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虹膜炎,前葡萄膜炎,口腔复发性溃疡等,这些肠外表现在结肠炎控制或结肠切除术后可缓解或恢复;
②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可与溃疡性结肠炎共存,但与溃疡性结肠炎本身的病情变化无关。
(四)临床分型
1 临床类型
①初发型
指无既往史的首次发作;
②慢性复发型
临床上最多见,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
2 病变范围
根据蒙特利尔分型分为直肠型(E1),左半结肠型(结肠脾曲以下)(E2),广泛结肠型(病变扩展至结肠脾曲以上)(E3)。
3 病情分期
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
4 活动期严重程度
多采用改良Truelove和Witts疾病严重程度分型(表4~7~1)和改良的Mayo评分系统分型(表4~7~2),活动期轻度活动:3~5分;中度活动:6~10分;重度活动:11~12分;临床缓解:评分≤2分且无单个分项评分>1分。后者加入内镜评判标准多用于科研。
表4~7~1
改良Truelove和Witts疾病严重程度分型
项目 轻度 中度 重度
大便(次/日) <4 4~6 >6
脉搏(次/分) <90 <100 >100
血细胞比容(%) 正常 30~40 <30
体重下降(%) 无 <10 >10
体温(℃) 正常 <37.5 >37.5
ESR(㎜/h) <20 20~30 >30
白蛋白(g/L) 正常 30~35 <30
表4~7~2
改良的Mayo评分系统
项目 0分
排便次数 : 正常
血便 : 未见
内镜发現 : 正常或无活动病变
医生总体评价 : 正常
项目 1分
排便次数: 比正常增加1~2次/天
血便 : 不到一半时间便中混血
内镜发现: 轻度病变(红斑,血管纹理减 少轻度易脆)
医生评价: 轻度病变
项目 2分
排便次数 : 比正常增加3~4次/天
血便 : 大部分时间便中混血
内镜发现: 中度病变(明显红斑,血管 纹理缺乏易脆,糜烂)
医生评价: 中度病变
项目 3分
排便次数 : 比正常增加5次/天或以上
血便 : 一直存在出血
内镜发现: 重度病变(自发性出血,溃 疡形成)
医生评价: 重度病变
并发症
(一)中毒性巨结肠
①中毒性巨结肠多发生在重症UC患者。重症患者中约占5%。
②此时结肠病变广泛而严重,累及肌层与肠肌神经丛,肠壁张力减退,结肠蠕动消失,肠内容物与气体大量积聚,引起急性结肠扩张,一般以横结肠最为严重。常因低钾,钡剂灌肠/结肠镜检查,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阿片类制剂而诱发。
③临床表现为病情急剧恶化,毒血症明显,有脱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出现鼓肠,腹部压痛,肠鸣音消失。
④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X线腹部平片可见结肠扩大,结肠袋形消失。
⑤本并发症预后差,易引起急性肠穿孔。
(二)直肠结肠癌变
①多见于广泛性结肠炎,幼年起病而病程漫长者。国外报道起病20年和30年后癌变率分别为7.2%和16.5%。
②癌变常发生在黏膜下,易漏诊。
(三)其他并发症
①肠道大出血在本病发生率约3%。
②急性肠穿孔多与中毒性巨结肠有关。
③肠梗阻少见,发生率远低于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