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药物治疗需要停止哺乳吗?
目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据统计我国近10年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之间,一旦发生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自身的健康,还会给孩子的精神和身体发育造成很大的损害。因此,对于产后抑郁症,需要早诊断早治疗。
一般在临床上,针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首先应探询和消除可能引起患者抑郁的不利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精神与心理治疗,争取不药而愈。
有研究表明,大多数轻、中度抑郁患者可通过积极有效的精神与心理治疗而得以缓解。只有重症患者必须辅以抗抑郁药才会取得显著效果。也就是说,治疗的原则是可不用药别随便用,当然该用药时也应“及时出手”,否则可能加剧患者的抑郁症状,更有从产后抑郁症向产后精神病迁延的风险。
而对于确实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的产后女性,很多都会担心在哺乳期服药会影响到孩子,因此,在药物选用上要尽量慎重,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药物通过乳汁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的风险。目前,用于临床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类抗抑郁药和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2018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针对三种常用抗抑郁药——舍曲林(SERT)、西酞普兰(CIT)、文拉法辛(VEN)在母亲血清及乳汁中的分布情况的研究结果。
该项研究提示:哺乳期母亲使用抗抑郁药时,婴儿通过乳汁所摄入的抗抑郁药剂量可能很低,提示哺乳与抗抑郁药治疗似乎并不矛盾。
即便假设乳汁中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100%,对于一名体重5kg的婴儿而言,其通过乳汁摄入的文拉法辛活性成分只有0.8mg/d。基于《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文拉法辛治疗抑郁障碍时的日剂量范围为75-225mg/d,其他药物则可能更低。
因此,也有观点认为,产后抑郁的哺乳期女性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继续给孩子哺乳,对宝宝的益处可能大于药物本身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但确实需要服药的话,也应找专业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好摄入剂量,千万不要自己盲目服用。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不要认为症状有了缓解,就擅自停药,除非医生经过评估之后同意停药。也不要因为药物疗效不好,就擅自停药,要知道,抗抑郁药物一般都需要 2 周以上才能起效。
另一方面,也不用一味强调母乳喂养,这可能给本来就情绪不佳的新手妈妈很大压力。鼓励她放松心情,配合治疗更重要。妈妈康复了,宝宝才会更健康。而促进母子亲密感的行为不局限于亲喂哺乳,亲抚、拥抱都是很好的亲子互动。
综上所述,哺乳和抗抑郁药物治疗两者并不互相排斥。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物在婴儿体内的浓度很低,有的甚至低于检测下限。对于患产后抑郁症的哺乳期妈妈,请将自己的情况告诉精神科医生,医生会根据个体化原则选择安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