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吗?
被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最担心的是它会不会恶变成胃癌。
大多数患者因此惶恐不安,常常到处寻医问药,甚至多次要求进行胃镜检查。实际上,他们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确有进展为胃癌的风险。
那么——
究竟什么才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离胃癌还有多远?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如何根据病情安排定期复查?
相信读完本文,大家就能找到答案了。
1.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不少患者可能会望文生义,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就是胃的体积缩小了。实际上,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深处的腺体在多种原因的侵犯下,出现了萎缩和数目变少。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合并肠上皮化生,少数出现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
- 肠上皮化生一般简称为“肠化”,是指在胃黏膜慢性炎症时,胃黏膜上皮被肠型腺上皮替代的现象,即本来该长胃黏膜的地方变成了肠的黏膜。它分为两种类型:大肠型化生和小肠型化生,胃癌的发生与肠化生的范围大小和发生严重程度有关。
- 异型增生和上皮内瘤变是同义词,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改变,出现不正常分化和增殖。不仅是形态结构上的改变,还有恶变的可能,代表肿瘤性生长的起始阶段,是当前最为公认、最为直接的胃癌前病变。它分为轻、中、重三级(或低级别、高级别两级):即轻、中度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重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2.慢性萎缩性胃炎离胃癌还有多远?
一般来说,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癌变,需要经过以下漫长的发展过程: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胃癌,通常可达数年。
也就是说,单纯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只是胃癌的背景性疾病。当进一步发展,出现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时,才被视为癌前病变。
当出现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时,癌变风险明显增加。但是,轻、中度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大部分可逆转,通过定期胃镜病理检查,密切监测随访,较少恶变为胃癌;对于已进展为重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可以通过强大的内镜技术进行病灶的切除。
事实上,已有研究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年癌变率仅为0.1%。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患者不会出现癌变。
(*以上数据来自: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等。《慢性胃炎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09):768-775。)
3.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如何根据病情安排定期复查?
一般认为,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癌变率。为了既减少胃癌的发生,又方便患者且综合考虑成本-获益等因素,可根据胃镜和病理组织活检的结果进行随访:
①不伴有肠化生或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的患者,遵医嘱(通常于2-3年后)进行胃镜检查;
②有中、重度萎缩并伴有肠化生的患者,需1年左右进行1次胃镜检查;
③伴有轻、中度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每6个月左右随访1次;
④发现重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需立即确认,证实后行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
其实,慢性萎缩性胃炎离胃癌距离较远。只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配合医生正规治疗,合理复查,是可以将容易转变成胃癌的癌前病变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如果您正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请不要恐慌,立即找到专业的消化科医生,进行正规治疗和随访,医患合作,远离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