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的三大原因

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常同时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一正常状态: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及睡眠状态。如果您是健康的青年人,摸摸自己脉搏低于60次每分但高于50次每分,不必紧张,您是正常的状态。

二某些疾病:包括颅内疾病、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血管迷走性晕厥及窦房结病变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您是中老年群体,存在上述疾病的诱发因素,出现心动过缓,可不能像健康青年人一样认为是正常的,建议您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及进一步治疗。

三某些药物应用:应用拟胆碱药物、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的钙通道阻滞药物。如果您正口服上述药物治疗基础疾病,发现自己的心脏跳动过慢,低于50次/分,建议您及时咨询为您开药的大夫,调整目前您的用药方案。

明确您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选择合理的诊治方案。

向本文作者提问
叶伟伟·住院医师
叶伟伟住院医师可处方
驿城区朱古洞乡卫生院心血管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1872|响应时长14分钟
擅长:医生开出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 在临床工作中,擅长高血压病(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甲状腺疾病;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特殊类型糖尿病);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隐匿性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及不稳定型心绞痛、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与急性心力衰竭);各型心律失常(窦性心律不齐、房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心脏瓣膜疾病(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三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心肌疾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炎);心内膜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急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先天性心血管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肺动脉狭窄)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科普等,针对上述擅长领悟有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愿用爱心为您服务!
¥19
问医生
#窦性心动过缓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指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症状者需治疗,但需定期观察,有症状就诊有症状者需进行对症治疗简介窦性心律是由窦房结发出激动所形成的心律,就是正常的心率,窦房结正常的频率为60-100次/分,如果频率低于60次/分,就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年轻人、运动员和睡眠状态,常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一般是生理现象。若存在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可能会引发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若长期服用洋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普罗帕酮、利舍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也可引发窦性心动过缓。对于单纯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如心率低于每分钟50次、症状或症状较轻,可以暂处理。出现气短、疲劳、头晕、胸闷等症状时,可给予对症治疗,常用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预后良好。如果心率慢且合并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多预后较差。尤其是心率低于40次/分者,多预后良。窦性心动过缓有哪些类型?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药物性窦性心动过缓症状表现: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一般症状,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可表现气短、疲劳、头晕、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晕厥。诊断依据:窦性心动过缓通过心电图即可诊断,必要时可以采用动态心电图、阿托品试验、运动试验等方式,进一步筛查诱因。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是否可以治愈?明显症状的患者,通常预后良好。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预后较差。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叶伟伟·住院医师陈步星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