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低,怎么办?
化疗药物可将其分为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无论那种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在杀死体内正在增殖的其它自体细胞 ,其中由于白细胞只在外周血存活6-8小时,因此,最先表现的是白细胞下降。
如果白细胞数量明显降低,化疗病人极易发生感染,有时很难控制,严重直接导致死亡。这就是为什么在化疗期间需要抽血监测血常规!白细胞减少一般出现在化疗后的 1-2周!
化疗期间可以补充 高蛋白质食品,含维生素高的食物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白细胞生长发育。同时吃的东西一定要熟透,不要吃生冷,不洁食物!
若查白细胞低,我们临床上常用升白针。一种是 化疗查白细胞降低后注射,我们注射升白针,这个多为短效。另一种是预防性注射,无论白细胞是否降低都继续注射,这个为长效升白针,多在化疗后24-48小时使用,能缓慢刺激白细胞升高。
向本文作者提问

艾勇彪主治医师自营医生
十堰市太和医院乳腺外科
好评100%|接诊量16171|响应时长46分钟
擅长:乳腺癌,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纤维腺瘤,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癌、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结节,乳腺纤维瘤,乳头内陷,乳头溢液,急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男性乳腺发育,男性乳腺增生,副乳,乳腺导管扩张,乳头溢液,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小叶增生,乳房囊肿,乳房疼痛,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桥本氏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甲状腺癌及甲状腺恶性肿瘤等疾病诊疗!
¥12起
问医生
#血液科#乳腺癌#乳癌病#白细胞升高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少见且起病隐匿,常为痛性肿块短期迅速增大症状主要为乳房皮肤红肿,可伴有淋巴结肿大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简介乳腺肉瘤为一种发生在乳腺的间叶组织特殊的恶性肿瘤,较少见,常起病隐匿,某些分型易误诊,表现为乳腺痛性肿块,可出现短期内迅速增大。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常分可为两种。一种是上皮成分的乳腺肉瘤,如骨肉瘤、血管肉瘤、纤维肉瘤及脂肪肉瘤等,另一种即为乳腺癌肉瘤,是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癌与乳腺肉瘤以任意成分、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病变,如叶状囊肉瘤。乳腺肉瘤主要指前一种,能治愈,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1][3]。症状表现[1-2]:乳房肿块:常为痛性,根据分型同,生长可缓慢,也可短期内迅速增长;乳房皮肤异常:肿瘤过大,可将皮肤撑至菲薄、可见曲张血管,或可发红,若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病,亦可出现皮肤破溃、感染等;淋巴结肿大:有些患者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转移:分化差可出现早期转移,可转移至肺、脑、骨等部位,根据同部位症状同。诊断依据[1-2]:依据患者胸部肿块症状加查体,结合病理检查证实为肉瘤,可确诊该疾病。疾病类型[1-5]:乳腺叶状囊肉瘤:由上皮细胞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组成,其上皮成分少,分化良好,间质成分丰富,且有明显异型性,肿瘤有部分或完整的包膜,切面灰白、鱼肉状,有时可见裂隙,呈分叶结构,故而得名。主要表现为乳腺痛性肿块,根据病程同,较长者,增长缓慢,亦可出现短期内迅速增大,WHO(2003)改称其为叶状肿瘤,根据其组织学的特点再将它们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类;乳腺血管肉瘤:是高度致死性的罕见肿瘤,占乳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05%,占乳腺肉瘤的9%。可表现为迅速增长的痛性肿块,也可明显肿块,仅为乳腺弥漫性肿大或持续性的皮下出血,病变处表面皮肤呈红色或蓝色,常易误诊;乳腺纤维肉瘤:易误诊,取材、诊断时需仔细观察有上皮成分,以除外叶状囊肉瘤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鉴别。肿块常体积巨大,乳房皮肤易出现溃烂;乳腺脂肪肉瘤、乳腺骨肉瘤等:与其他部位的脂肪肉瘤、骨肉瘤明显区别,主要依靠病理检查进行鉴别。表现为乳腺肿块呈膨胀性生长,手术治疗效果较佳。是否常见[1-2]?常见,乳腺肉瘤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12-3%,其中以纤维肉瘤最多见,占70%左右,乳腺血管瘤占乳腺肉瘤的9%。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绝经期前后均可发病。是否可以治愈[1-2]?可治愈。是否遗传?否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