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而得名,其约占消化道溃疡的99%。
消化性溃疡为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呈世界性分布。有资料统计,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壮年,胃溃疡的发病年龄较晚,平均较十二指肠溃疡晚10 年左右,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约为胃溃疡的3 倍。
一般认为胃溃疡有一部分会发生癌变,而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会。
一.消化性溃疡大部分可治愈
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大部分可治愈;约10%-15%的人并无症状发作,而多数患者具有典型临床表现,即:慢性、秋冬和冬春之交周期性发病的节律性上腹痛。
十二指肠溃疡常表现为节律性空腹痛,而胃溃疡常为餐后痛。部分患者平时缺乏典型临床表现,而以大出血、急性穿孔为其首发症状。
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便往往可以确诊,而以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抗生素等联合的内科治疗可使大部分病人获得痊愈。
二.反复发作的胃溃疡被确认为癌前病变
胃溃疡有一定的癌变率。主要发生在中年以上,男性,反复发生且久治不愈的溃疡,对这种溃疡要高度警惕。其实临床上对于所有的胃溃疡都要进行病理活检,一定要排除癌变以后才能进行抗溃疡治疗,以防误诊及延误病情。再者,胃溃疡治疗后还要进行复查,以观查溃疡的愈合情况即变化,调整治疗措施。
十二指肠溃疡几乎不会发生癌变,但反复发作的胃溃疡目前已被许多专家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
据我国文献报道,5%左右的胃溃疡可以发生癌变,这个数字目前有增高趋势,有统计最高达29.4% 的胃癌来自胃溃疡的恶变。
研究发现,胃溃疡癌变的患者占胃溃疡发病人数的5%~10%左右。一般来讲,发生胃溃疡癌变的患者多有长期慢性胃溃疡病史,溃疡边缘上皮细胞反复破坏与粘膜修复再生、化生、不典型增生,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了癌变的可能性。
癌变一般发生于溃疡的周围黏膜,这些部位的黏膜在溃疡活动时发生糜烂,经反复破坏和再生的刺激可发生恶变。近年来由于诊断及检查方法的进展,发现局限于黏膜的早期胃癌可以发生糜烂和溃疡,其组织面可以被继发性消化性溃疡所改变,这些癌性溃疡可以像良性溃疡那样修复,而且溃疡和修复可反复出现,病程因此可延长达几个月甚至更长,所以对胃溃疡应高度重视。
三.胃溃疡发生恶变的些信号
1.疼痛性质和规律发生改变。
胃溃疡的疼痛多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呈烧灼样或钝痛,且疼痛的发作与进食有关,一般在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内出现,以后逐渐减轻。如果疼痛失去了上述规律性,变为不定时发作,或成为持续性隐痛,或疼痛性质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则应警惕为癌变的先兆。
2.用抗溃疡药物无效:
虽说胃溃疡易反复发作,但平时服用抗溃疡药物后,症状一般能够缓解如果按常规服用抗溃疡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变得不明显,甚至无效,就应该怀疑是癌变的先兆。
3.进行性消瘦病人:
在短期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及进行性的 消瘦,体重减轻,则癌变的可能性极大。
4.出现呕血和黑便:
病人近期内经常发生呕血或出现柏油样大便,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并且发生严重贫血,这些现象均表明,胃溃疡可能正在恶变为癌症。
5.腹部出现包块:
胃溃疡患者一般不会形成腹部包块,但是如果发生癌变,溃疡就会变大、变硬,晚期患者可以在左上腹部触摸到包块。包块质地常较硬,呈结节状,不光滑。
6. 年龄45岁以上,既往有溃疡病史,近期症状反复,如打嗝、嗳气、腹痛、且伴有消瘦者。
7. 大便潜血阳性:
反复阳性,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8.其他:
胃手术后5 年以上,有消化不良、消瘦、贫血和胃出血症状,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胀闷、嗳气、不适、乏力、消瘦等。
四.胃溃疡的发病诱因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了,但已经明确的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及抗血栓药物,以及胃酸分泌过多、遗传因素、心理和情绪波动、饮食的无规律性、嗜食零食、吸烟、饮酒、地理环境和气候有关,肺气肿和乙肝等慢性疾病也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一定关联。
幽门螺杆菌(HP)感染 :
Marshall和Warren因1983年成功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并提出其感染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作用而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大量研究充分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2.药物及饮食因素: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易致此病发生,此外长期吸烟,长期饮酒和饮用浓茶、咖啡似亦有一定关系。
(1)各种阿司匹林制剂: 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引起胃痛及不适,严重者可有呕血、黑便等,胃镜检查可发现胃黏膜炎症、糜烂及溃疡形成。
(2)激素替代药:
消炎痛和保泰松这类药物属激素替代药,对胃黏膜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可导致急性胃溃疡。
(3)解热镇痛药:
如A.P.C,扑热息痛,去痛片以及感冒通等感冒药。
3.胃酸和胃蛋白酶:
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胃酸是溃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所谓“无酸无溃疡”。
4.应激精神因素:
急性应激可引起应激性溃疡。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的人易患消化性溃疡。
5.遗传因素:
在一些罕见的遗传综合征中,如多发性内分泌腺腺瘤I型、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等,消化性溃疡为其临床表现一部分。
6.胃运动异常:
部分胃溃疡患者存在胃运动障碍,如胃排空延缓所致胃酸分泌增加和十二指肠-胃反流所致胆汁、胰液和溶血卵磷脂对胃黏膜的损伤。
7.其他因素:
如I型单纯疱疹病毒局部感染可能有关。肾移植或免疫缺陷的患者中,巨细胞病毒感染亦可能参与。
总之,溃疡是可以有效预防的,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合理服用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把胃镜检查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一旦发生溃疡,要积极规范治疗并定期胃镜复查(即使溃疡痊愈也要定期复查),这样就能有效避免癌变发生。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肿瘤标记物异常,需要担心吗?怎么办?

陈思林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南充市康复医院)
文章 癌症病人,应该如何吃?

陈思林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南充市康复医院)
文章 宫颈癌,我们如何早发现?

陈思林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南充市康复医院)
文章 要不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陈思林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南充市康复医院)
文章 癌症防治,日常生活可以做什么?

陈思林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南充市康复医院)
文章 PSA升高,怎么办?

陈思林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南充市康复医院)
文章 怎么吃,降低食管癌风险

陈思林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南充市康复医院)
文章 食管癌,怎么防?怎么治?

陈思林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南充市康复医院)
文章 乳腺癌,该如何筛查?

陈思林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南充市康复医院)
文章 【医生故事】京东健康,互联网医疗优质选择

陈思林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南充市康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