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过得好不好,胃全知道

胃是一个由好几层肌肉组成的房子,它是一个很强大的器官,胃酸能够杀死外界进入的大部分细菌、病毒。


但是胃很敏感,你过得好不好,胃能够感知到,给你提示。

 

最开始只是急性胃炎


我们的饮食习惯正在被外卖改变。


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外卖用户已经占到了全部网民的一半左右。

相对便捷、便宜的快餐小吃则是大多数人的首选,汉堡、炸鸡、麻辣拌……不仅好吃,而且能够在10分钟内迅速解决,快速投入工作状态。


购买最多的,也是油、盐含量也是相对比较多的。


你的胃,虽然啥都能消化,但是是最怕“咸”的。


因为食盐的渗透压高,会减少胃酸的分泌,直接损伤胃粘膜。


腌渍过的食物,虽然别有风味,但是食盐在此期间却发生了转变,成了有致癌性的亚硝酸盐。


胃粘膜受损的常见后果之一,就是急性肠胃炎。

 

 

油也是胃不喜欢的。


胃部消化油脂需要花费很多力气,会增加食道括约肌的压力,食物消化的时间会变长,你会感到腹胀不适、出现嗳气。

 

健康的吃饭时长应该是20-30分钟。


201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份《北京居民时间利用调查报告》中提到,职场人的一天中,一天的用餐平均时间约在1小时43分钟。


不知道你达到平均值了吗?

 

食物正常消化的前提是需要和胃液、唾液充分接触,吃东西太急、太快,不给胃部充分的条件消化,消化不良就容易找上你,胃部长期无法正常消化食物,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诱因。


如果你对自己不好,不好好吃饭,就容易突发急性胃炎。


这个时候先不要吃东西了,必须进食时最好也少食多餐,清淡的易消化食物为主。


如果症状还没有得到缓解,可以适当药物治疗,比如:抑酸剂和胃粘膜保护剂,具体用药方法可以到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医生。

 

时间久了,胃功能受到了打击


有吸烟习惯的人往往会有胃食管反流的症状。


烟雾进入消化道后,会刺激会刺激胃粘膜,引发胃痉挛,胃内压力增高。


而食管下端括约肌却发生松弛,食管和胃部的压强失衡,胃食管反流就发生了。


长期吸烟也是胃溃疡的背后推手,尼古丁进入血液后,会减少胃粘膜的血流量,伤害胃粘膜的。


虽说IT从业者的月收入超过了90%的中国人,但是他们并不开心。

 


中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报告中提出:

 

IT员工心理健康水平不佳的达到39.7%,接近四成,远高于26.2%的全国平均水平。

 

心理状况差的人,其实他们能够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表面上看不出来,只是他们本人内心会有不适感。
长期精神压力大,胃也能够感受到,很容易引发胃溃疡。


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肾上腺激素的分泌也会持续偏高,我们的身体器官会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


胃部主要表现就是胃黏膜缺血、缺氧,屏障功能下降,长此以往就容易发展成为慢性胃炎,甚至出现溃疡病。
现实的生活,“容易”二字最难写。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很“流氓”的细菌,胃酸杀不死它,总在病人免疫力下降的时候乘虚而入。

 

生活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所有人都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对象。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也就是说,不卫生的食物、和幽门螺杆菌携带者一起吃饭时,都有感染的风险。


很多治不好的老胃病,比如胃溃疡,都可能是因为没有根除幽门螺杆菌。


所以,目前最新的观点认为,只要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最好对其斩草除根以防后患。

 


好在胃是很坚强的器官。


早期慢性胃病都以粘膜的炎症和糜烂等病变为主,及时规范的治疗,绝大部分人能达到治愈效果。
《雷洛传》的结尾刘德华问:“你做人那么辛苦是为了什么。”


“其实,就是为了吃饭。”


生活有时就是那么简单。


那我们一起去好好吃饭吧~

参考资料:

[1] 房静远, 刘文忠, 李兆申, 杜奕奇, 纪小龙, 戈之铮, ... & 陈萦晅. (2013).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胃肠病学, 18(1), 24r36.

[2] 陈靖, & 林善炎. (2009). 实用内科学第 13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339, 2345.

[3] 张侃, & 傅小兰. (2018). 心理健康蓝皮书: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 (2017-2018).

 

作者 | 贺慧鹏 副主任医师 株洲市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

责任编辑 | 毛十三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地区推荐专家
患友问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药品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