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缺乏症(六)

病因
 
      1.原发性因素  维生素A缺乏在5岁以下儿童中的发生率远高于成人,其主要原因是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都很难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因此新生儿血清和肝脏中的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母体,如在出生后不能得到充足的维生素A补充则极易出现维生素A缺乏症
 
      2.消化吸收  维生素A为脂溶性维生素.它和胡萝卜素在小肠的消化吸收都依靠胆盐的帮助,膳食中脂肪含量与它们的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膳食中脂肪含量过低,胰腺炎或胆石症引起胆汁和胰腺酶分泌减少,一些消化道疾病,如急性肠炎粥样泻等造成胃肠功能紊乱都可以影响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消化和吸收。
 
 
      3.储存利用  任何影响肝脏功能的疾病都会影响维生素A在体内的储存量,造成维生素A缺乏。一些消耗性传染病,尤其是儿童中的麻疹猩红热肺炎结核病等都会使体内的维生素A存储消耗殆尽,摄入量则往往因食欲不振或消化功能亲乱而明显减少,两者的综合结果势必导致维生素A缺乏症的发生。
向本文作者提问
杨剑·主治医师
杨剑主治医师可处方
玉山县文成街道卫生院全科
好评100%|接诊量17900|响应时长6分钟
擅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及用药咨询,新冠阳康后体虚多汗、咳嗽不止、乏力等症状调理;诺如病毒感染的诊断治疗及用药指导,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利拉鲁肽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左乙拉西坦片处方开具及用药指导;过敏性鼻炎;高血压、脑梗塞、糖尿病等慢性病处方开具及慢病管理;男科疾病(阳痿、勃起不坚、早泄、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阴囊潮湿);消化系统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食管反流疾病;艾滋病高危风险评估及尖锐湿疣、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等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荨麻疹、痤疮、湿疹、各类皮炎等皮肤病的诊治也有丰富临床经验。
¥12
问医生
#概述#病因#诊断#维生素缺乏#麻疹伴有肠的并发症#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缺乏病
阅读数 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维生素A缺乏导致,最早出现夜间视力下降还可致皮肤、眼部干燥、感染及生长发育障碍等早期治疗预后好,及时治疗可留有后遗症简介维生素A缺乏病是一种发展中国家常见的营养障碍性疾病,是全球主要的营养素缺乏症之一。患者最典型的症状为暗处视力下降(夜盲)、泪液减少、眼部干燥、毕脱斑等眼部症状,还可引起皮肤干燥、贫血及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及反复泌尿道感染,严重时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本病是由于维生素A摄入足、消耗增加、吸收障碍、储存足所致。本病一般通过病史和症状作出诊断,对可疑患者需结合实验室检查(血清视黄醇水平、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等)来确诊。目前主要通过补充维生素A治疗,对比较严重的患者还应对眼部症状进行药物治疗。及早治疗,预后较好。若有及时干预,则可留下法逆转的后遗症,包括视力永久性下降、身材矮小等。症状表现:患者最典型的症状为暗处视力下降(夜盲)、泪液减少、眼部干燥、毕脱斑等眼部症状,以及皮肤干燥等皮肤损伤、贫血和出现反复呼吸道或及泌尿道感染,严重时可致生长发育障碍。诊断依据:有明确维生素A摄入足或消耗增加病史,同时患者有明显的维生素A缺乏表现如夜盲、皮肤干燥等,可作出诊断;血清视黄醇水平在0.7~1.05μmol/L之间,诊断为可疑亚临床型维生素A缺乏;血清视黄醇水平在0.35~0.7μmol/L,可诊断为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血清视黄醇水平低于0.35μmol/L可诊断为维生素A缺乏[1]。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低于23.1mg/L表明可能有维生素A缺乏,但感染、蛋白质能量营养良时也可有RBP水平降低,同时查C-反应蛋白(CRP)排除感染和蛋白质能量营养良;相对剂量反应(RDR)值大于20%表明存在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暗适应检查发现暗光视觉异常可用于本病的辅助诊断;一般通过第一条即可诊断本病,如患者典型症状或可疑本病者应通过第2~5条中任何一条来辅助诊断[1]。维生素A缺乏病有哪些类型?根据血清视黄醇水平,可分为:临床型缺乏:≤0.35μmol/L亚临床型缺乏:0.35~0.70μmol/L可疑亚临床型缺乏(边缘型缺乏):0.70~1.05μmol/L[1]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好发于5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我国学龄前儿童发病率为9%~11%,我国12岁及以下儿童患病率为5.16%[2]。目前全球约有1.9亿学龄前儿童患本病,其中大部分来自非洲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通过补充维生素A治疗可治愈本病,若未及早治疗,可留有后遗症。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