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预后
预后
梅毒经过治疗后,如何判断是否痊愈,现在通常是用梅毒血清学的检测来加以判断,目前各大医院比较常用的是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和TPP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RPR是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常用于疗效的判断。TPP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法检测一旦阳性,无论治疗与否或疾病是否活动,通常终身保持阳性不变,其滴度变化与梅毒是否活动无关,故不能作为评价疗效或判定复发与再感染的指标,只能够作为梅毒的确认试验。
凡确诊为梅毒者,治疗前最好做RPR定量试验。两次定量试验滴度变化相差2个稀释度以上时,才可判定滴度下降。梅毒患者在经过正规治疗以后,每三个月复查一次RPR,半年后每半年复查一次RPR,随访2~3年,观察比较当前与前几次的RPR滴度变化的情况。在治疗后3~6个月,滴度有4倍以上的下降,说明治疗有效。滴度可持续下降乃至转为阴性。如果连续三次到四次检测的结果都是阴性,则可以认为该患者的梅毒已临床治愈。
#梅毒#梅毒性脱发
阅读数 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外生殖器部位出现硬下疳,周身出现红斑、丘疹等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首选青霉素类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治愈简介梅毒是一种常见的、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和血液等途径传播。本病危害性极大,可侵犯机体全身各组织器官或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死产、流产、早产等。梅毒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早期梅毒积极治疗后,多可以治愈,晚期梅毒常累及内脏,预后容乐观。症状表现:梅毒主要表现为外生殖器部位出现硬下疳,周身出现红斑、丘疹、斑丘疹、斑块、结节、脓疱或溃疡等。诊断依据:依据血清学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查,或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找见活动的梅毒螺旋体即可确诊。梅毒有哪些类型?1.获得性梅毒(后天梅毒)(1)早期梅毒(病程<2年)(2)晚期梅毒(病程>2年)2.胎传性梅毒(先天梅毒)(1)早期先天梅毒(<2岁)(2)晚期先天梅毒(>2岁)是否具有传染性?本病具有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染?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怎么预防?采取有保护的性行为,安全、科学使用安全套,保持单一、固定性伴侣,与感染者发生性关系等方式可有效预防。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梅毒的发病率由2003年4.5/10万上升至2013年32.86/10万,年均增长13.37%。是否可以治愈?早期梅毒容易治愈。早期梅毒经过青霉素类药物规范治疗后,多可以治愈。晚期梅毒常累及脏器及神经系统,难以治愈,需要积极采取青霉素治疗并定期及时复诊。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