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宝宝高热不退,任何药物都无法降温,怎么回事?

宝宝高热不退,任何药物都无法降温,怎么回事?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一个两岁多点的宝宝在之前几天一直有发烧感冒的症状,父母以为就是简单的感冒发烧,过几天就能够好转,再加上宝宝不会表达,也描述不清楚自己的不适,但后来宝宝忽然昏迷,立即送往医院,送去医院的时候心率就特别的快,竟然高达180左右,并且瞳孔散大,呼叫时宝宝没有任何应答,医生及时对其进行抢救,但是仍没有将其救回。家属问医生孩子这是得的什么病,医生说考虑是“重症爆发性心肌炎”。

 

 

引起该孩子发生重症爆发性心肌炎的最主要病因就是宝宝所患的“流感”,这是因为本身宝宝还小,各项免疫力尚不完善;加之宝宝感冒后,抵抗力也有所下降,这时病毒就容易通过血液到达心脏,从而侵犯心脏而诱发严重的心肌炎。

 

 

重症爆发性心肌炎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一种危急病症,今天我们就病毒性心肌炎来了解一下,病毒性心肌炎就是因为病毒通过血液到达心脏后,侵犯到心脏后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该病多好发于2-10岁的孩子,其病情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发病的年龄以及感染的过程。

 

 

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

 

1、前驱期:即患儿在出现心脏症状之前会出现有呼吸道的症状,如发烧,咳嗽乏力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也有可能出现胃肠道的症状,如患儿会出现不思饮食或者有腹泻等症状;

 

2、心脏方面的症状:该症状多在上述症状2-3周后出现,主要表现为明显的乏力,食欲出现明显的下降,面色苍白气短多汗呼吸困难头晕,手足冰凉等心率失常的症状。

 

3、有的病人起病隐匿,有的病人呈慢性进程,但是也会出现上述病例中的重症病情。对于新生儿宝宝来说,病情进展的是很快的,常常会合并有多脏器损伤的并发症。

 

 

 

这就是要告诫我们的各位宝妈宝爸,当您的孩子体温总是处于高体温状态,任何药物都无法降温,并且孩子伴有一些精神状态的改变,并且伴发有上述的症状,尤其是在流感高发期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以明确病情,避免引起严重的后果。

 

最后,希望每个宝宝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每个家庭都能幸福美满。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新冠病毒:基本常识与防控措施

自2019年底新冠病毒出现以来,已经历了3年的时间。其毒株不断变异,目前世界上流行的主要变异株是2021年11月在南非首次检测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奥密克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但致病毒性肺炎的可能性较弱。面对这个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公众需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和防控措施。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已超过66亿,死亡人数接近670万,死亡率约为1%,与流感病毒相当。然而,新冠病毒的传染性要远高于流感病毒。病毒传染性通常用R0表示,指的是平均每位患者能传染给多少个健康人。流感病毒的R0值在0.9~2.1之间,而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在4~8之间,最高可达21。这种高传染性决定了用隔离的方法阻止病毒传播是不可能的,并且必然会造成大量人群感染,尽管死亡率低,但当感染人群数量庞大时,死亡的人数也是个不容小觑的数值。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中的病毒颗粒经过呼吸道进行传播;手上沾染病毒颗粒后再触摸眼睛、口鼻等粘膜处,也可以造成病毒的传播。因此,避免病毒传播的方式,大家都知道是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即使放开了管控措施,仍然需要采取这些预防措施,因为病毒感染人体还是有量效关系的。如果同一时间进入体内的病毒含量不大,有可能与人体免疫系统的战争就不会很激烈,患者的症状就不会很明显。 每个人的症状都可能不同,这与病毒的种类及患者机体的状态都密切相关。自奥密克戎出现以来,新冠病毒并没有停止变异的脚步。如今,有超过500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亚谱系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不同毒株引起的症状可能不尽相同。与此同时,每个人的免疫及全身状态也各有不同,同一种病毒在不同人可能会引起不同的症状。虽然有很多奥密克戎变异株,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多次甚至是上百次感染。因为不同变异株会带来交叉免疫,也就是感染了一种后在一定时间内对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也有免疫作用。对于目前国内的流行株BA.5.2和BF.7而言,许多专家提到的“感染后半年内通常不会再次感染”的说法基本是正确的,但随着具备更强免疫逃逸能力的新毒株流行,再次感染的安全窗口可能会缩短。 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及病毒性心肌炎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较低,且随着病程延长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如果患者感到心慌、胸痛、或呼吸困难,可以进行心电图及肌钙蛋白检查进一步排除。对于发热和咳嗽的症状,通常不需要立即就医。发热到38.5°C应该立刻使用退烧药吗?研究结果表明,体温维持在38.5°C以上6小时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清除作用。对于健康成年人,如果发热并无其他明显不适症状,可以让体温维持在38.5°C以上一段时间然后再吃退烧药,这样会极大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病原体的清除。退热药物的选择上,以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的药物为主,应当注意的是很多退热药和感冒药都有类似的成分,不易一次服用多种,一般只需要选择一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成分的药物即可,而且不要频繁应用,一般间隔时间不宜短于6小时。大量重复应用退热药物有可能损伤肝功能,带来更大的伤害。 病毒性肺炎使用抗菌素是无效的,目前有阿兹夫定片和帕罗韦德片可以有效阻断轻型病毒性肺炎变为重症,对于大部分的轻型病毒性肺炎来说,只需要休息及对症处理发热、咳嗽即可。部分病毒性肺炎可能会合并细菌感染,表现为咳黄痰,血常规里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升高,这时候可以适当口服或静脉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没有预防细菌感染的作用的,因此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应用的。 已经感染新冠病毒的人还需要接种疫苗吗?答案是“当然需要”。感染病毒后获得的免疫功能持续时间不长,可能再次感染。为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应接种疫苗。接种时间为感染后至少10天,待症状恢复后。接种疫苗可以帮助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再次感染的风险。 总的来说,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还远没有结束,公众需要继续采取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及他人。同时,需要用更科学客观的心态面对疾病,为更需要救治的人让出生命的绿色通道。

医疗趋势观察站

19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炎症性心肌病不治疗会怎样?

炎症性心肌病不治疗会怎样?答案是,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导致严重的心功能不全,甚至危及生命。 炎症性心肌病是一种心肌炎同时伴有心功能不全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毒感染可能会持续存在,心肌炎症和损伤会逐渐加重,导致心脏扩大、射血分数下降,最终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一旦确诊为炎症性心肌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营养心肌治疗、抗炎治疗以及治疗心功能不全等措施。

癌症防治先锋

10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肌炎不治疗能自愈吗?

心肌炎如果不治疗,很难自愈。 心肌炎是一种心脏肌肉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心肌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患者一旦出现疑似心肌炎的症状,如胸闷、心悸、乏力等,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治疗心肌炎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休息和营养支持等。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等。休息和营养支持则有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 总之,心肌炎如果不治疗,很难自愈,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跨界医疗探索者

9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嗜睡不治疗会怎样?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嗜睡如果不治疗,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1. 免疫系统受损:病毒感染会导致免疫系统失衡,加重心肌炎症状。 2. 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炎会导致心脏功能受损,不治疗会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力衰竭。 3. 生活质量下降:长期嗜睡会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4. 并发症风险增加:心肌炎患者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衰等并发症。 因此,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嗜睡需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绿色医疗倡导者

10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心肌炎不治疗能自愈吗?

心肌炎不治疗能自愈吗? 孩子心肌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疲劳、晕厥,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心脏功能受到影响,需要及时就医以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心肌炎是一种心肌炎症性病变,通常不会自愈,需要通过药物治疗、休息等方式进行治疗。 心肌炎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利巴韦林颗粒、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等抗病毒治疗以及营养心肌治疗。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休息,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精准医疗探秘

12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肌炎,究竟是什么?

心肌炎,究竟是什么? 心肌炎是一种由病毒、细菌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心肌炎症,它会导致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这种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早期症状可能类似于感冒,如发热、流涕、头晕和全身肌肉酸痛。当心肌受到累及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甚至心律不齐的症状。 心肌炎的危害不容忽视,尤其是暴发性心肌炎,可能导致猝死。因此,当感冒症状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监护、吸氧、抗感染和卧床休息等对症治疗。 心肌炎损伤心肌后,还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此外,心肌炎容易复发,确诊通常需要进行心肌活检,但临床上一般不会采用,而是进行经验性治疗。

精准医疗探秘

11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肌炎怎么治疗?

心肌炎的治疗主要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进行。早期心肌炎多表现为感冒症状,当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治疗措施包括: 1. 症状治疗:包括心电监护、吸氧、抗感染、卧床休息等。 2.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 3. 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心理支持等。 心肌炎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方案,具体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医疗趋势观察站

12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是炎症性心肌病?

炎症性心肌病,顾名思义,是一种心肌炎症性疾病,同时伴随心功能不全。 其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防止感染、营养心肌治疗、抗炎治疗以及治疗心功能不全等方面。 炎症性心肌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毒感染史、病程、生化指标、心电图改变、心肌炎免疫激活证据、心肌MRI检查以及心肌活检等。 炎症性心肌病是一种需要综合治疗的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的保养和护理。

老年健康守护者

9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炎症性心肌病的症状是什么?

炎症性心肌病是一种心肌炎,同时伴有心功能不全。这种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病程较短,患者会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 诊断炎症性心肌病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学检查等。 治疗炎症性心肌病主要包括休息、营养心肌、抗炎治疗和改善心功能等措施。

医疗星辰探秘

12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炎症性心肌病怎么办?

炎症性心肌病可以通过综合治疗得到控制。 首先,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防止感染,并注意电解质平衡。其次,营养心肌治疗和抗炎治疗是关键。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还需要进行治疗。这些治疗方法的具体实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炎症性心肌病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延长生存期。虽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积极治疗,许多患者可以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解码专家

12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我的孩子7岁半,检查出心脏三尖瓣反流,医生开了口服液,我想知道是饭前还是饭后吃?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14

医生建议: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需要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口服果糖二磷酸钠。最好在饭后半小时服用,避免与碱性溶液和钙盐混合使用。同时,注意保持孩子所处环境温度相对稳定,避免出汗时直接吹风,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请注意,使用药品前请详细阅读说明书,排除过敏及用药禁忌后遵医嘱,用药期间如有任何不适及时线下就诊。

查看详情

婴儿心肌酶有点高,想了解是否可以服用此药进行治疗。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4

医生建议:疾病:病毒性心肌炎 药品: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 治疗建议: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可用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辅助治疗,对降低心肌酶有帮助。 生活建议: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用药前详细阅读说明书,排除过敏及用药禁忌后遵医嘱,用药期间如有任何不适及时线下就诊。祝您生活愉快!

查看详情

小朋友甲流后,想了解是否可以用转移因子预防心肌炎,以及如何正确用药。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1

医生建议:疾病判断:甲流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心肌炎。但甲流后,由于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可能会导致心肌炎的发生。因此,预防心肌炎的关键在于积极治疗甲流,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用药建议:对于甲流,目前推荐使用的药物主要是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这两种药物均具有抗病毒作用,能够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从而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康复。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使用药物。同时,也要避免接触患有流感的人群,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等。总之,预防心肌炎的关键在于积极治疗甲流,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祝早日康复!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