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发生骨折怎么办?或是骨质疏松在作怪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头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被破坏,一般表现为骨头脆性增加,进而非常容易导致骨折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包括骨痛、骨骼畸形和骨折。
发生骨质疏松的机制目前还没有研究清楚,一般我们认为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包括:
第一、人体的骨量是有一个峰值的,一般从出生开始骨量是逐渐增加的,一般在二十多岁人体骨量就达到一个峰值,随后骨量就开始逐渐减少,骨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就导致骨质疏松,因此,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如果你在青少年时期骨量的峰值不足,那么你长大之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就很大,而且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也会提前。影响骨量峰值的因素有很多,绝大多数是有遗传因素导致,除此之外,年少时的营养状况、生活方式和全身性疾病也有影响。
第二、主要是一些原因导致骨吸收增加,骨吸收增加可以直接导致骨量的下降,主要的原因包括雌激素缺乏以及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一般绝经后的女性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这正是因为绝经后的女性分泌的雌激素减少的缘故,如果你绝经的年龄比较早,那么你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越大。
第三、骨的形成不足,充足的钙对于骨的形成是必须的,一般情况下,人每天摄入的钙足够自身利用,但是一些需要量增加时需要额外补充钙剂,如青春期、妊娠、哺乳等时期我们就需要额外的补充钙剂。一些摄入不足或肠道的吸收功能下降时就出现缺钙。
第四、维生素D能够促进骨的形成和钙的吸收,一般维生素D主要是通过食物摄入和阳光照射下表皮合成的,因此,如果你的饮食不均衡或是光照不足就会导致维生素D的缺乏,进而导致骨的形成减少。
第五,适当的体力活动是刺激骨形成的根本方式,而活动过少会导致骨量的丢失,因此,每天适宜的活动是必须的。除此之外,任何影响骨代谢的药物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针对以上导致骨质疏松的病因,我们可以针对性的预防。一般在青少年时期达到峰值骨量之前尽可能的增加骨量峰值,主要包括运动、充足的钙剂摄入,适应的光照等方式。对于妊娠妇女、哺乳期女性、绝经后妇女、老年人、长期卧床病人预防性的补充钙剂或维生素D,增加光照,同时也要适量运动。如果已经发生骨质疏松,要尽早行药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