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经常遇到患者找我,一脸急色,拿着体检报告,查体超声发现胰腺囊肿,该怎么办?
其实胰腺囊肿是常见的胰腺疾病,大多数是查体时偶然被发现的。胰腺囊肿一般起病隐匿、发病率不高、症状不典型,近年来随着 CT 和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的发展,胰腺囊肿疾病的检出率不断升高。胰腺囊肿病因不清楚,但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升高,国外尸体解剖研究发现,70 岁老人有 70%有胰腺囊肿,80 岁老人有 80%有胰腺囊肿,所以,胰腺囊肿就像消化道息肉一样,是机体老化的表现,除非出现下面的情况,一般不用手术,随访观察,每年定期复查就可以。
下面这个病例是随诊复查过程中,发现肿瘤性质改变,进行手术的病例:
- 中老年女性,慢性病程,主因体检发现胰腺囊肿 2 年余,加重 2 月余入院;
- 患者于 2 年前查体发现胰腺囊肿,未予诊治,2 月前体检复查行腹部 CT 示:胰管扩张,胰体部稍低密度灶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患者自诉无不适,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黄疸、头晕、乏力,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1 月后行上腹部增强 MRI+MRCP 示:胰管扩张,胰体部多房囊性灶,IPMN 可能性大。为行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患者自起病来,精神状态良好,体力情况良好,睡眠食欲良好,体重无明显变化,大小便正常;
- 查体: T 36.7℃,P 89 次/分,R 20 次/分,Bp 145/99mmHg。腹稍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条纹、疝;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胆囊未触及,Murphy 征(-);无肝肾区叩痛。肠鸣音正常,4 次/分;
CT 和核磁都发现囊肿与主胰管相通,并且发现主胰管扩张、在胰腺体尾部多发囊肿,提示胰腺体尾部多发病变。同时疾病较 2 年前进展,说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在慢慢的发生改变,有必要在癌变前手术,切除胰腺体尾部,阻止癌变。同时目前肿瘤偏良性,希望能够尽量保留住脾脏,减少术后血栓、免疫功能受损等等影响。
我们重建胰腺后,发现肿瘤与脾脏动脉、脾静脉有间隔,可以切除胰体尾、同时保留脾脏血管,保证脾脏安全。于是我们为患者实施了微创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手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由于是微创手术,腹部仅仅有 5 个手指粗的瘢痕,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 10 天就顺利出院。
术后病理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我们通过手术成功的为患者去除了即将癌变的胰腺,同时保留了胰头、脾脏,保留了正常的胰腺功能和脾脏功能。
胰腺囊肿分为肿瘤性、非肿瘤性(例如胰腺炎后的假性囊肿),肿瘤性囊肿分为良性的胰腺囊肿(如浆液性囊腺瘤)、具有恶性潜能的胰腺囊肿(可能未来发展为癌)。恶性潜能的胰腺囊肿可包括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tinous neoplasm,IPMN)、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llous cystic neoplasms,MCN)、实性假乳头状肿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囊肿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特点和囊液的分析。虽然有高质量成像的 CT、MRI 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 )以及囊液分析,但囊肿类型的正确诊断仍有一定难度。
对于有恶性潜能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黏液性囊性肿瘤,囊肿监测间隔通常根据囊肿特征和大小决定。囊肿<l cm 时,应每 2 年进行 1 次 MRI 监测,持续 4 年;l cm<囊肿<2 cm 时,应每年进行 1 次 MRI 监测,持续 3 年;2 cm<囊肿<3cm 时,应每 6~12 个月进行 1 次 mri 或 eus 监测,持续 3 年;囊肿 i>3 cm 时,应每 6 个月交替进行 1 次 MRI 和超声内镜监测,持续 3 年。监测结束后囊肿持续稳定者可考虑延长监测间隔。
复查期间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黏液性囊性肿瘤,具有以下任何特征时患者应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考虑手术:
- 继发于囊肿的黄疸,继发于囊肿的急性胰腺炎,伴有新发或恶化的糖尿病,血清 CAl9—9 显著升高。
- 囊肿内或胰腺实质内壁结节或实性成分的存在,主胰管扩张>5 mm,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胰管局部扩张,囊肿的直径≥3 cm,囊肿在监测期快速增大(>3 mm/年)的患者恶性肿瘤风险增加。
- 内镜超声加细针穿刺检查,细胞学检查发现高度不典型增生或胰腺癌。
当影像或超声内镜诊断: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时,为低度恶性肿瘤,本身为实性,当囊内出血时,表现为囊实混合的肿瘤。由于为低度恶性肿瘤,有复发转移风险,应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其实,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胰腺囊肿的患者,并不能确定是良性的胰腺囊肿(如浆液性囊腺瘤),或恶性潜能的胰腺囊肿,所以大多数患者在门诊随访观察,只有少数出现以上情况的患者,需要及时手术,手术后可以治愈,是目前预后最好的胰腺肿瘤。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刘燕南 主任医师、副教授
北京医院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胆囊癌穿透浆膜,临床第三期胆囊癌,如何治疗?能不能获得长期生存?

刘燕南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文章 胆囊切除术后,发现胆囊癌腹壁种植结节,根治手术后,无肿瘤健康存活5年。

刘燕南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文章 肝右叶巨大肝癌,右门静脉分支癌栓,能不能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及癌栓?

刘燕南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文章 高龄老人,早期胆囊癌通过微创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手术后,存活超过3年。

刘燕南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文章 高龄老人,早期胆囊癌通过微创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手术后,存活超过3年。

刘燕南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文章 肝右叶巨大肝癌,如何保证切除右肝后,剩余的肝脏不会发生肝功能衰竭?

刘燕南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文章 腹膜后囊肿是什么病?需不需要治疗?该如何选择治疗方式?

刘燕南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文章 微创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治疗脾脏良性肿瘤,你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刘燕南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文章 胸骨后甲状腺像一把铁钳,紧紧地勒住气管,使你呼吸困难,手术可以解决这种痛苦。

刘燕南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文章 长期慢性肝炎需要定期检查,早期发现肝癌,早期治疗,获得长期存活

刘燕南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我做了胰腺手术,病理报告显示没有胰腺癌,但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想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患者男性61岁
就诊科室:普通外科
总交流次数:21

刘燕南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我被诊断出IPMN,活检结果显示细胞分化异常但无恶性,医生建议手术。请问微创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哪种更适合?患者男性61岁
就诊科室:普通外科
总交流次数:15

刘燕南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我做了胰腺手术,引流管有出血现象,担心并发症。患者男性61岁
就诊科室:普通外科
总交流次数:13

刘燕南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