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眼睛周围长满了“脂肪粒”,该怎么办呢?

眼睛周围长满了“脂肪粒”,该怎么办呢?

女性,天生爱美!即便自己不是那么美,也觉得自己长的还行,到处臭美。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作为一枚皮肤科大夫,我建议大家保持自然美才是最好的美。今天聊聊脂肪粒这件事,很多女性朋友会关注到这个话题。

 


 前几天看了一个患者,三十岁的女性。她呢,就是眼睑下面长了几个小丘疹,白色的。她觉得很难受,跑了几家医院去看,都诊断为脂肪粒,建议给挤了。她怕疼,不想挤所以就来找我这个中医大夫,想吃点中药控制。

 

我看了下她的下眼睑,果然长几个如针尖大小的白色小丘疹。问她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回答是没感觉。我仔细看了下,眼睑下面长了一些白色的小颗粒,密密麻麻的。但是并不影响美观,不仔细看看不出来问题。 

 

我说你这是粟丘疹,可以用针挑破,就好了。她听了不乐意了,首先认为我诊断错误,别人都说是脂肪粒,你咋就说是粟丘疹呢?其次,她想来吃中药,怎么还是挤破呢?我没有和她辩解。遇到较真儿的患者,我都会让他冷静下来,然后再解释。

 

脂肪粒,其实是一种比较民间的叫法。通常来说,若脸上长了些小颗粒,就会被人称之为脂肪粒。其实,客观说,应该分为几种常见疾病。首先就是粟丘疹。其次是汗管瘤。这两种比较多。汗管瘤以前写过,不再赘述。

 

 

粟丘疹,指的是粟粒状大小的丘疹就叫粟丘疹。这种疾病多见于面部,尤其是眼睑、颊及额部。成年人也可发生于生殖器,婴儿通常限于眼睑及颞部。临床常见是乳白色或黄色,针头至米粒大的坚实丘疹,顶尖圆。 

 

粟丘疹一般不用治疗。如果患者坚持治疗,就是我说的用针挑。

 

(附:栗丘疹称白色痤疮粟丘疹白色苔藓。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良性肿物或潴留性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也见于新生儿。外伤后引起的粟丘疹往往发生于擦伤、搔抓部位或面部炎症性发疹以后。常见于皮肤外卟啉病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损害中,也可发生于带状疱疹水疱后,有些患者有遗传因素。

 

临床表现:


1.损害呈乳白色或黄色,针头至米粒大的坚实丘疹,顶尖圆,上覆以极薄表皮。


2.继发性损害多分布于原有皮损周围,可持续数年,自然脱落,无瘢痕形成。


3.个别损害可有钙盐沉积,硬如软骨、损害增大时呈暗黄色。


4.多见于面部,尤其是眼睑、颊及额部。成年人也可发生于生殖器,婴儿通常限于眼睑及颞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汗管瘤:症状、类型、诊断和治疗

汗管瘤(Syringoma),也被称为汗管囊肿腺瘤或汗管囊瘤,是一种在表皮内小汗腺导管中发生的良性肿瘤。这种肿瘤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并且目前还没有发现它会转化为恶性肿瘤(癌症)。汗管瘤更常见于女性,尤其是在青春期、妊娠期、月经前期或使用女性激素时,皮疹可能会增大。一些患者有家族史,表明汗管瘤可能通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递。 临床表现包括:多发性损害通常出现在面部,特别是眼睑、颈部和前胸。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广泛对称性发疹,涉及胸、腹和四肢。皮损通常呈对称性分布,直径为1~5mm,高出皮肤的扁平丘疹,类似于粟粒,颜色与正常肤色相近,表面有蜡样光泽。个别皮损可能由淡黄色变为深褐色。汗管瘤分为三种类型:眼睑型、发疹型和局限型。 病因方面,汗管瘤被认为是由于脂肪代谢障碍引起的,可能与内分泌、妊娠、月经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诊断通常基于临床表现和皮肤活检。鉴别诊断包括睑黄瘤、扁平疣和疣状痣等其他皮肤疾病。 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切除、药物治疗、皮肤磨削、激光和多功能电子治疗仪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汗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通常不需要治疗,除非出于美容考虑。即使进行治疗,效果也可能不理想。

健康百科

26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粟丘疹不治疗能自愈吗?

粟丘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虽然部分情况下可以自愈,但具体是否能自愈取决于多种因素。 粟丘疹是表皮或附属器皮肤上的良性肿物,通常表现为小而白色的痤疮。如果不进行治疗,部分粟丘疹可能会逐渐消退,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且消退后可能会留下痕迹。 治疗粟丘疹的药膏主要是局部使用,目的是消炎、杀菌和减轻症状。抗生素类、激素类、酒石酸类等药膏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进行治疗,粟丘疹可能会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因此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疾病解码者

18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和其他检查。 1. 体格检查:可通过触诊发现体表肿块,压之可变形,松开则复原,局部囊性隆起物表面皮肤颜色正常。 2. 影像学检查:CT检查可显示局部囊性肿瘤改变,超声检查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性团块,彩超可见分隔及囊壁处点片状血流信号。 3. 病理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发现单房或多房囊肿,囊壁内有扁平内皮细胞和血管瘤样血管形成。 4. 其他检查:透光试验中囊状淋巴管瘤含有淡黄色澄清的浆液,结果为阳性。

癌症防治先锋

16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粟丘疹用什么药膏去除?

粟丘疹通常表现为小而白色的痤疮,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药膏。 治疗粟丘疹的药膏主要有抗生素类、激素类、酒石酸类等,用于消炎、杀菌和减轻症状。 选择药膏需考虑粟丘疹的大小、数量、分布和患者的皮肤性质。 抗生素类药膏用于消炎抗菌,激素类药膏用于缓解症状,但激素类药膏不能长期大面积使用。 使用药膏时,如出现皮肤过敏、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和摩擦,有助于药物吸收和疗效。 同时,注意心态调整,树立正确的治疗信心。

健康驿站

17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脂肪粒不治疗能自愈吗?

脂肪粒如果不治疗,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自愈的。 脂肪粒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通常表现为眼周或皮肤表面的小白点。虽然它可能会自行消失,但治疗可以帮助加快这个过程并减少不适。 治疗脂肪粒的方法包括使用维A酸乳膏、水杨酸软膏等外涂药膏,以及通过无菌针头挑破脂肪粒并排出内容物。此外,保持眼部清洁、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充足睡眠也有助于改善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脂肪粒比较大,颜色较深,可能是汗管瘤,这时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电离子或激光治疗。

跨界医疗探索者

18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脂肪粒是怎么回事?

脂肪粒,也称为粟丘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表现为眼眶周边黄白色的小丘疹。 针对脂肪粒,可以使用维A酸乳膏、水杨酸软膏、金霉素软膏等外涂进行治疗。然而,使用药膏并非最佳治疗手段。 治疗脂肪粒的最佳方法是使用无菌注射器针头挑破表皮,剥离白色硬内容物,然后涂上药膏。此外,保持眼部清洁,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睡眠,都有助于改善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脂肪粒本质上是皮肤浅层的小的表皮样囊肿,属于良性病变。如果脂肪粒比较粗大,为扁平的皮色或淡褐色,则可能为汗管瘤,这时应考虑采用电离子或激光治疗。

生命守护者联盟

16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汗管瘤不治疗会自愈吗?

汗管瘤通常不会自愈,需要治疗。 虽然部分汗管瘤患者有家族史,但并非所有汗管瘤都与遗传因素有关。即使没有家族史,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也可能导致汗管瘤的出现。 如果不进行治疗,汗管瘤可能会持续存在,甚至增多。因此,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健康驿站

16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眼睛旁边有白色小颗粒是怎么回事?

眼睛旁边有白色的小颗粒可能是脂肪粒、闭合性粉刺或结膜结石。 脂肪粒是由于皮肤油脂分泌过剩、清洁不彻底等原因导致的;闭合性粉刺则是因为毛孔堵塞,油脂无法排出形成的;结膜结石则是一种眼部疾病,表现为睑结膜上的黄白点。 建议长期不缓解的患者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健康驿站

18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脂肪粒怎么治疗?

脂肪粒可以使用维A酸乳膏、水杨酸软膏、金霉素软膏等外涂进行治疗。 使用药膏并非脂肪粒的最佳治疗手段。如果应用,可使用水杨酸软膏,具有一定的角质剥脱作用,脂肪粒一般好发于眼眶周边,表现为黄白色的小丘疹,在眼眶周边外用时要注意防护,避免接触到眼睛黏膜部位,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也可使用维A酸乳膏,但它有较强的避光性,应尽量在晚上使用。 目前对于脂肪粒的治疗,往往是用无菌的1ml注射器针头,把粟丘疹表皮挑破,利用针尖把里面白色硬的内容物剥离出来,再用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最后涂上药膏即可。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眼部清洁,低盐、低脂饮食,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睡眠,均有助于改善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脂肪粒本质上是皮肤浅层的小的表皮样囊肿,属于良性病变,如不在意可以不进行治疗;但如果“脂肪粒”比较粗大,为扁平的皮色或淡褐色,则应考虑为汗管瘤,使用脂肪粒的治疗方法意义不大,一般应采用电离子或者激光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跨界医疗探索者

16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眼睛周围白色颗粒是什么?

眼睛周围出现的白色颗粒可能是脂肪粒、闭合性粉刺或结膜结石等。 脂肪粒,又称粟丘疹,通常出现在眼睛周围,由于该区域皮肤较薄,容易缺水,加上油脂分泌过剩、晒伤、滥用化妆品等因素,导致毛孔阻塞,从而形成脂肪粒。 闭合性粉刺则是由于皮肤腺分泌旺盛、毛孔堵塞,油脂无法排出而形成的。 结膜结石则是在睑结膜上的黄白点,是上皮细胞堆积和粘液浓缩的产物。 如果眼睛周围的白色颗粒长期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全球医疗视野

17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