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公共交通上还能吃饭吗?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公共交通上还能吃饭吗?

为了杜绝新冠肺炎在人群中的传播,除了不吃野生动物、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其实时下最关键的是——要返城开工了啊!这段时间怎么办?!作为医院的工作人员,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记住这几点,让您和家人更安心。

一、结束休假返程途中注意这4点

1.乘坐飞机、火车或长途汽车返程途中,因为人员密度大,不确定因素多。所以,最好一直戴着口罩,哪怕是睡觉也戴着吧。另外,建议在乘坐电梯时,能不手扶扶手的就不尽量不扶着,如果担心有危险也可以戴手套抓着扶手,可以避免摔倒。

 

 

2.有一个地方风险最大,特别需要注意,就是洗手间。使用公用洗手间时,建议自带消毒纸巾,不仅可以擦拭马桶圈和水龙头、门把手,还可以在没有洗手液或香皂的时候好好擦擦手,毕竟比清水洗或不洗手有用。

 

3.途中就餐,如果途中仅仅吃一两次饭,方便的话可以自带餐具或使用一次性餐具,至少需要带着勺子或筷子。并且吃饭时不要多说话,免得飞沫传播细菌或病毒。途中如果吃水果,建议选择可以撕去皮直接食用的香蕉、橘子等等。

 

4.一定记得多喝水,饮水过少不仅不利于及时排除体内代谢废物,而且也容易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腹胀便秘等等。

二、返回单位后如何避免交叉感染?

1.这段时间戴口罩是必须坚持的。比较讲究的话也可以戴手套,尤其是乘坐公共交通时更需要注意,实在不行就提前一小时出门,免得人群拥挤。同事见面拱拱手或挥挥手,不用握手拥抱了,这时候大家都彼此理解,免得人家不配合时尴尬。

 

2.就餐时依然建议使用自带餐具,免得出现纰漏交叉感染。而且吃饭时不建议多说话,尽量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这段时间尤其需要提高蔬果摄入量,饮食结构至少有1/2的是新鲜蔬菜和水果,另外一半是蛋白质类食物和主食。

 

3.午间休息时建议找个阳光好、人又少的空间晒晒太阳、呼吸呼吸新鲜空气,阳光下细菌和病毒较少,而且晒晒太阳也可以提高免疫力。这段时间就不建议去健身房了,毕竟空气混浊不流通的话更容易传播病毒。

 


4.在公司或单位乘坐电梯也需要注意,除了戴口罩,还尽量不用手指内侧点击楼层按钮,如果怕用餐巾纸垫着让人笑话,也可以用手指外侧关节触碰楼层按钮。电梯里面不要交谈,遇到熟人点头或挥手都不失礼仪。

 

特殊时期,细节之处多注意,为自己和家人多一点安全保障是最重要的。毕竟在健康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如何应对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根据感染的细菌种类不同,肺炎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根据最新的检查结果,患者所患的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细菌引起的。 由于明确为细菌感染,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中,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等。此外,由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周期较长,至少需要使用抗菌药物2-3周。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注意保暖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同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抗病毒药物,帮助提高免疫力,加速康复。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外出;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为了确保治疗效果,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在治疗期间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康复几率。

运动与健康

7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肺炎支原体检测“+”号下面一个“-”号是什么意思?

在肺炎的诊断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中出现“+”号和“-”号的情况。其中,“+”号代表检测结果为阳性,即患者体内检测到了肺炎支原体;而“-”号则代表检测结果为阴性,即未检测到肺炎支原体。那么,当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出现“+”号下面一个“-”号时,又意味着什么呢? 实际上,“+”号下面一个“-”号的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可疑阳性”。这意味着患者的检测结果呈现出阳性的趋势,但并不完全确定。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 检测方法的影响:不同的检测方法可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出现可疑阳性。 2. 患者体内肺炎支原体数量较少:当患者体内肺炎支原体数量较少时,检测结果可能呈现出可疑阳性。 3. 患者处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初期:在感染初期,患者体内肺炎支原体数量可能较少,导致检测结果呈现出可疑阳性。 针对这种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先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出现反复咳嗽等症状,可以口服阿奇霉素进行治疗。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肺炎支原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等,以帮助身体尽快恢复。 总之,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出现“+”号下面一个“-”号时,患者无需过于担心。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养,患者可以尽快康复。

生命之光传递者

8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五岁孩子支气管肺炎怎么办?儿科医生教你正确应对方法

五岁的女儿突然发起了高烧,咳嗽得愈发厉害,经过仔细询问,原来是支气管肺炎在作怪。支气管肺炎,顾名思义,就是支气管和肺部的炎症,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支气管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等,如果不及时诊治,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家长朋友们在发现孩子出现类似症状时,应立即带孩子前往三甲医院儿科就诊。 在就诊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病情为患儿进行一系列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片等,以明确诊断。确诊后,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治疗支气管肺炎,除了正规用药外,日常的护理也非常重要。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接触二手烟等有害物质。其次,要多让孩子饮水,以稀释痰液,方便咳出。此外,还要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除了及时治疗外,预防支气管肺炎也非常关键。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同时,要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在流感季节,还要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孩子感染病毒。

老年健康守护者

1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支气管肺炎如何治疗?

新生儿时期的宝宝,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近期,有一位三个月大的宝宝出现了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嗓子有痰等症状,经过医生的诊断,被确诊为支气管肺炎。那么,面对这样的疾病,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周期通常在14天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宝宝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如果临床上听诊哮喘音、湿性罗音等几乎消失,且咳嗽、气喘、发烧等症状明显减轻,那么一个疗程后可以慢慢停止用药。 治疗支气管肺炎,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受到二手烟等有害物质的侵害。其次,要注意宝宝的饮食,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最后,要定期给宝宝测量体温,观察病情变化。 除了药物治疗和日常护理,家长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宝宝缓解症状: 1. 为宝宝提供足够的水分,帮助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排出。 2. 定期给宝宝拍背,帮助痰液排出。 3. 为宝宝保持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过度劳累。 4. 注意观察宝宝的呼吸情况,如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总之,面对宝宝支气管肺炎的问题,家长要保持冷静,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也要关注宝宝的身心健康,让宝宝早日康复。

医疗之窗

7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反复咳嗽,竟是气管肺炎?如何预防和治疗?

近日,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她的二岁宝宝来到医院就诊。宝宝已经咳嗽了一周,病情反反复复,让家人十分担忧。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最终诊断为小儿气管肺炎。 小儿气管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由于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因此发病率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对较高。 针对这位宝宝的情况,医生建议进行输液治疗。由于口服药物在小儿体内的吸收和代谢相对较慢,效果不如输液治疗直接、迅速。通过输液,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避免病情继续加重。 在治疗期间,医生还提醒家长要多关注宝宝的水分摄入,保持充足的水分可以帮助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排出。此外,家长还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接触二手烟等刺激性气体。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小儿气管肺炎: 1. 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 2.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宝宝接触刺激性气体。 3. 增强宝宝的免疫力,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 4. 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感染机会。

家庭医疗小助手

7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防治与护理

宝宝四个月零十天得了支气管肺炎,这是一个让家长十分担忧的情况。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由于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根据您提供的情况,宝宝可能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而引发的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后,病原体可能向下蔓延至肺部,引起肺部炎症。因此,建议您继续给宝宝用药,并确保治疗彻底,以免病情反复。 在治疗过程中,多喂宝宝开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同时,注意保暖也是非常重要的,避免宝宝受凉再次引发呼吸道感染。 为了确保宝宝的健康,建议您带宝宝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宝宝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保养也至关重要。家长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灰尘等刺激物。同时,加强宝宝的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有助于宝宝更快康复。 故事案例:小明的宝宝在四个月大时突然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经过医生诊断,宝宝患有支气管肺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宝宝终于康复了。这充分说明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医疗科普小站

1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间质性肺炎:如何应对这一肺部顽疾?

间质性肺炎,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其特点是肺部间质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肺组织纤维化。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间质性肺炎的确诊率逐渐提高。 湘雅医院作为国内顶尖的医疗机构,在呼吸系统疾病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患者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否由肺炎引起”的疑问,湘雅医院给出的专业建议是:根据目前的病情诊断,间质性肺炎是引起该症状的主要原因。肺炎康复过程较为缓慢,需要经过一个完整的疗程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则真实案例,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间质性肺炎: 李先生,50岁,因反复出现咳嗽、气促等症状,前往湘雅医院就诊。经过详细检查,诊断为间质性肺炎。在医生的建议下,李先生接受了抗炎、抗氧化等治疗。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李先生的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针对间质性肺炎的治疗,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早期诊断:间质性肺炎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误诊。因此,一旦出现咳嗽、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4. 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5. 定期复查: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医疗趋势观察站

9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肺炎:诊断与治疗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根据病原体不同,可分为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支原体性等多种类型。其中,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主要包括肺炎球菌、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患者发病前往往有受凉、劳累、酗酒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和痰液细菌培养。X光片可以观察到肺部阴影,痰液培养则可以确定具体的病原菌。针对细菌性肺炎,一般采用青霉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病毒性肺炎则需防止细菌性继发感染,可使用清开灵等药物。支原体性肺炎则可使用红霉素类药物。 以下是一个肺炎患者的真实案例:张先生,50岁,近日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到医院就诊后,经X光检查和痰液培养,确诊为细菌性肺炎。经过一周的青霉素治疗,症状明显改善,复查X光片肺部阴影明显减少。 预防肺炎的关键在于增强体质、注意个人卫生。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病原体。 在治疗肺炎的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注意休息。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庭医疗小助手

10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婴儿支气管炎肺炎治疗:输液与非输液的区别与选择

婴儿支气管炎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尤其在季节交替时更为多见。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家长都关心是否可以不通过输液进行治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肺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如果病情较轻,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和休息来缓解。但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如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烧等症状,则可能需要通过输液来控制病情。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的保养也非常重要。家长应保证宝宝充分休息,多喝水,以帮助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排出。此外,合理的膳食也是必不可少的,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 以下是一个治疗婴儿支气管炎肺炎的案例: 小明的妈妈发现小明咳嗽、发热已经持续了几天,于是带着小明来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医生确诊小明患有支气管炎肺炎。医生建议小明住院输液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和营养。经过几天的治疗,小明的病情得到了明显好转。 总之,对于婴儿支气管炎肺炎的治疗,家长应根据医生的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家长的关爱和照顾也非常重要。

健康解码专家

9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生儿肺炎怎么办?日常如何治疗及护理

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肺炎是由于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肺部组织而引起的炎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 两个月大的宝宝如果患有肺炎,家长应引起重视。根据病情分析,通常需要通过以下治疗方法来缓解症状: 1. 输液消炎:通过静脉注射抗生素或其他消炎药物,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减轻症状。 2. 住院观察:宝宝年龄较小,免疫系统尚未完善,需要住院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日常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等刺激性气体,保持宝宝营养均衡,加强抵抗力。 4. 密切观察病情: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精神状态、呼吸情况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以下是一个关于肺炎治疗的真实案例: 小明的宝宝出生后两个月,突然出现高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家长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诊,经过检查,确诊为肺炎。医生建议住院治疗,经过几天的输液消炎和精心护理,宝宝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痊愈出院。 总结来说,两个月大的宝宝患有肺炎,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帮助宝宝早日康复。

疾病解码者

90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