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都有一张肉嘟嘟的脸,粉嫩嫩的让人看了都想亲一口或者捏一下,可是这时候老人们就会站出来严肃的说“不能捏娃脸,要不然孩子会流口水的”这是什么道理?其实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宝宝的脸部皮肤薄嫩,脸颊上还分布着腮腺和腮腺管,口腔内腮腺组织发育不完善、脆弱,如果大人经常大力亲吻或扭捏宝宝的脸,腮腺和腮腺管就会一次次被挤压受到刺激而分泌大量唾液,出现流涎现象,严重的还会从而导致受伤,可能会让宝宝患上腮腺炎,还会导致腺体机械性损伤,唾液的分泌量和流涎现象会大大超过正常小儿。所以宝爸宝妈们注意了,再亲昵孩子也不要捏宝宝的小脸哦。
另外,有的家长发现,即使是从来没有捏过宝宝的脸,有的宝宝依然口水比较多,检查过既没有口疮,也不在出牙期,这是咋回事呢?
中医讲,涎为脾之液,故流涎与脾胃运化密切相关,脾虚不能运化收摄水液,致涎液流滞于颐下,俗称“流口水”[可爱]。
对于这种流口水症状,我们可以用补脾经来改善,若宝宝以“面黄,流涎清稀,口淡无味,肌肉消瘦,乏力懒言,食量少”为主要症状,补脾经15-20分钟,每日一次;若宝宝以“流涎粘稠,口臭,舌红”为主要症状,清补脾经15-20分钟,每日一次。
(附:流口水是婴儿时期一种很常见的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之为流涎,不需要医治。异常流口水,称流涎症或唾液增多,常见于婴儿时期。一般分生理性流涎和病理性流涎。
1.生理性流涎
一般4个月-3岁流口水多见,大部分是正常现象。这是因为婴儿3~4月龄时,口腔内的唾液腺逐渐发育成熟,唾液分泌量增多。而这个时期的他们的面部肌肉还未发育完善,咀嚼能力弱且口腔浅,不会调节口腔内过多的液体,发生流口水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萌出,口腔深度增加,婴幼儿逐渐学会吞咽,流口水的情况就会逐渐消失。以上情况均可称为生理性流涎。
2.病理性流涎
少数宝宝流口水是一种病理现象。常见的疾病:
口腔炎、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神经系统疾病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 唇炎:揭秘这种常见病症的成因与防治方法


智慧医疗先锋者
文章 如何应对常见的口臭问题


医疗趋势观察站
文章 肺气肿预防与日常健康管理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肺纤维化预防与日常生活管理


生命之光传递者
视频 卜鹿生物牙膏 金喉健 快口利 清火牙膏,适用于口腔溃疡护理


健康解码专家
文章 肺结核传染途径及预防措施


AI医疗先锋
视频 中医视角下的脾胃健康科普热点


疾病解码者
文章 肺炎护理全攻略:如何科学护理肺炎患者?


家庭医疗小助手
视频 春季浪漫护理之选 涑爽牙膏


医疗趋势观察站
文章 肋软骨炎:你了解这种常见的胸痛吗?


疾病解码者
我得了口腔炎,想知道口腔炎喷雾剂和漱口水能一起用吗?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7
16岁女生口腔炎,想知道如何用药?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7
15岁患者出现口腔溃疡、口腔炎和牙龈肿痛的症状,想知道如何治疗?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33

莫希超
主治医师
感染内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涂立锐
副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张鸿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