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好不好,皮肤先知:皮肤若没出现4种颜色,恭喜,你或很健康
解读皮肤颜色关键词——黑色素、皮肤血管里的血液、胡萝卜素。
皮肤的颜色主要取決于3个因素:黑色素、皮肤血管里的血液及胡夢ト素。前两个因素更重要。
黑色素包含在皮肤上层即表皮层里的黑色素细胞中。这是一种非常细小的棕渴色或黑褐色颗粒,它是皮肤“发黑”的原因。黑色素的多少、分布和疏密决定了皮肤的“黑度”。黑种人的黑色素几平密集分布于表皮各层,而黄种人与白种人则主要存在于表皮的最下层即基底层内。白种人的黑色素细胞比黄种人更少。
皮肤血管和其中的血液,使皮肤“黑里透红”或“白里透红”。血管较少、较深或血管收缩、供血减少之处皮肤会发白,反之则发红。
胡萝ト素主要存在于皮肤较厚的部位,如手掌、脚掌,它使皮肤呈黄色。
以上3种因素混在一起,使正常皮肤的色介于黑、红、黄、白之间。对黄种人来说呈棕黄色、黄褐色而又略透红润,室外工作者略黑。皮肤颜色的异常改变,既能反映皮肤本身的疾病,也往往是全身各系统疾病表现的一部分。
1、皮肤苍白
如果脸色或皮肤苍白,说明整体健康状况不佳,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或营养不良所致贫血、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病、造血功能不良者,都会在皮肤上有所反应,尤以脸部的肤色最为明显。
2、皮肤色红
① 暂时色红
如果是面部皮肤暂时色红,大多是由于情绪激动、气温升高、饮酒等引起的。这是由于面部血管丰富,这些血管对各种刺激,特是对精神和心理刺激很敏感而易扩张,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皮肤泛红,并且潮湿烫手,可能是得了发热性疾病,如肺结核、大叶性肺炎等。
② 经常色红
如果经常满面红光,可能是高血压所致。血压是指血液在人的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称为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动过快,导致血管扩张而出现面红耳赤的表现,同时还会有头晕、头痛、烦躁、心悸、失眠等症状。
如果颧部绯红,可能是虚热的表现,通常患者自己感觉发热。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分阴阳,阳指身体的功能,阴则指产生这些功能所对应的机体组织。
“阴虚则内热”,虚热是极度阴虚的表现,燃烧体内的津液,令人感到口干喉痛,两额部绯红,严重时会低热,手足心烦热。
现代研究证明,虚热正是人体的副交感神经功能抑制,甲状腺功能处于亢进的表现,所以才会出现上述表征。
应对策略
虚热证患者应当忌食下列食物:
桂圆,俗称桂圆肉,性温,末甘。《药品化义》认为桂圆肉甘甜助热上火。
胡椒粉,大辛大热食物。(药海本草)中指出:不宜多服,损肺。清代著名食医王英也认为:胡椒粉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
花椒,又称川椒、蜀椒,性温,味辛,寒证宜之,热证及阴火旺者皆忌。
樱桃,性热,味甘,其性发涩,易导致内热。
此外,还应忌吃桂皮、辣椒、矽仁、茴香、干姜、芥菜、洋葱、香椿头、荔枝、韭菜、香菜、虾子、海马、狗肉、羊肉以及烟酒等辛辣温燥、助火伤阴之物。
如果面部呈现樱桃红色,可能是煤气中毒引起的缺氧的表现。除面部潮红外,还伴有多汗、烦躁不安直至逐渐昏迷。
自测血压要注意:
上臂与其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
放气的速度以每秒水银柱下降2-3毫米为宜。
测量血压应反复数次,取其稳定值。
测血压前患者应静坐体息20分钟。
3、皮肤色黄
① 手掌、脚掌皮肤
如果手掌、脚掌皮肤呈黄色,可能是食源性因素所致。人体食入了过多含有β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ト、橘子、南瓜等,使胡萝ト素沉着在表皮角质层所致,医学上称为“胡萝ト血症”,俗称“柑皮症”,这种发黄不在口腔黏膜上着色,可以鉴别。胡萝ト血症对健康没有影响,只要适当控制这类食物的摄人即可改善。
② 面部皮肤
如果面部皮肤发黄、晦暗,没有光泽,中医认为这是脾胃虚弱、脾虚有湿的征象,常伴有饮食不佳、腹泻、舌头胖大等表现。五脏与五色有对应关系,脾对应黄色,所以当脾脏虚弱时面部表现为淡黄无华的病色。
③ 全身皮肤
如果全身皮肤色黄,可能是肝胆疾患。如急性肝炎、胆结石等,因胆红素无法在肝胆代谢而造成。此时眼睛的眼白部分也呈现黄色。
4、皮肤青黑
① 青紫色
如果全身皮肤呈青紫色,或仅四肢及颜面皮肤呈青紫色,可能是血液循环不好。
血液运行不畅或淤滞以及血液含氧量低,会使皮肤呈蓝红色甚至青紫色,医学上称为“发绀”。
发绀分中心性、周围性和混合性三种。中心性发绀是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功能衰竭所致,表现为全身性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受累部位的皮肤温暖。周围性发绀多见,常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表现为四肢末端和下垂部位(如肢体、耳垂、鼻尖)呈青紫色改变,局部皮肤冰凉,若给予按摩或加温,使皮肤转暖,发绀可消退。
② 突然变黑无光泽
如果肤色突然变黑,失去光泽,全身就像蒙上一层黑色的纱,可能是患有艾迪生病,其色素沉着以顶部、四肢等暴露部位,腰、关节等常受摩擦部位为明显,而且在唇、牙眼及口腔黏膜亦可见色素斑点。该病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而致。
③ 黑而有光泽
如果肤色黑而有光泽,可能是日晒的结果。长期露天工作,皮肤暴露于烈日下,皮肤黑色素增多,使肤色黑而有光泽,这是健康之色。研究表明,适当的日照有助于身体健康,日光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但长期、强烈的日晒,会使皮肤受到紫外线的侵害,出现发红、变黑、干燥的现象,敏感性皮肤还会出现红肿、脱皮等日照性皮肤问题。所以,日晒后对肌肤的保养不容忽视。
应对策略
1.涂防霜。
出门前20分钟应涂防盾霜,油性肌肤选用水性防用品,干性肌肤宣选择霜状的防晒用品。防产品的SPF值越高,表明防晒时间越长,所以要根据情加以选择。如日常护理、街可选用SF5-8的防雨用品,外出游玩时可选用SPF10-15的防晒用品。户外游泳或傲日光浴时用SF20-30的防水性防晒用品。
2.尽量用温和的洁面乳倒底清洁皮肤。
清洁皮肤时尽量用冷水,这样可以使没涂防晒霜的肌肤得到镇定,还能去除皮肤上的油污和粉尘,使皮肤自由呼吸。
3.用冰水进行镇定。
用冰镇过的化故水轻轻拍于脸部发红、发的部位,鼻矣、飙头与双频等容易脱皮的地方,可以用冰凉的化妆棉数上十几分钟。
4.使用适合自己皮肤类型的面后修护乳液。
油性、混合性皮肤可以使用清爽无油的芦荟、仙人掌成分的修护凝露,干性皮肤可以使用补水补油的修护乳液。
5.自制防晒品。
用牛奶、麦片汁或50%聞液贴敷惠处,可减少红、烧为感。每日用冷水湿敷忠处10次以上可止痛,防止出现水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