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体检意外发现肾上长了“水泡”
“啊?右肾囊肿,居然有黄豆这么大,这可怎么办呢?”王女士拿着体检报告单,眉头紧锁……肾囊肿究竟是怎样一种病?到底严不严重?该如何治疗呢?
肾脏的生理功能之一就是产生尿液,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尿液在肾小管的任何一段潴留并局部膨出,最终与肾小管脱离,最终形成独立、封闭的囊腔,囊壁被肾小管上皮细胞覆盖,腔内可见与血浆超滤液相似的囊液。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肾囊肿就是长在肾脏上充满尿液的“水泡”。
要说明一点,肾囊肿并不等于囊肿性肾病,囊肿性肾病是指肾脏(双侧或单侧)出现单个或多个囊肿的一大类疾病,最为多见的是单纯性肾囊肿,其次为多囊肾;囊肿性肾病根据是否遗传,分为遗传性(常染色体显性,隐性和X—连锁遗传)和非遗传性(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其中最为常见的单纯性肾囊肿多为获得性,并不是先天性和遗传性,而多囊肾多为遗传性,因其病变广泛,更容易发展至终末期肾病,所以临床意义大。
单纯性肾囊肿与多囊肾有什么不一样呢?
单纯性肾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多为后天形成,位于皮质深层或髓质,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但以单侧单发常见,一般直径约为2cm左右,但也有直径高达10cm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换句话说,若年纪轻轻的人群就检查出囊肿且双肾都有,呈现多发的势态,此时就要多警惕遗传性(多囊肾)或先天性(发育异常)肾脏囊肿了。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也就是说除了肾脏的表现,还可以见到其他脏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患者年轻时就可以见满布于双肾的大小不一的“水泡”,囊肿数量和直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增大,残存的健康的肾单位越来越少,肾脏代偿能力随之下降,最终进入终末期肾病,血压及血糖控制不佳者会进一步加速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单纯性肾囊肿有危害吗?
多数患者常因体检而“意外”发现肾囊肿,患者一般没有什么临床症状,但当囊肿不断增大或数量不断增多导致周围组织受压或者发生破裂出血合并感染时,就会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肾脏表面的被膜被牵拉就会出现腰痛,尿路受阻时出现尿频、血尿等尿液异常;单纯性肾囊肿一般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有研究表明,经过年龄,性别和原发性肾脏疾病校正后,发现有肾囊肿的患者血肌酐水平较无肾囊肿患者高,且囊肿数量越多,血肌酐水平越高,可见单纯性肾囊肿也有累及到肾功的风险,所以需要患者长期随访。
那么,检查发现肾囊肿,该怎么办呢?
肾囊肿的诊断必须依靠于肾脏B超或CT检查,那么一旦检查出来有囊肿该怎么办呢?“保守治疗,还是手术切除?”此时应该去正规医院就诊,需要鉴别是单纯性囊肿还是遗传性或先天性囊肿,是囊肿还是癌性占位,是积水还是脓肿。单纯肾囊肿且无临床症状,那么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定期复诊,时间一般为每半年到1年;若囊肿直径超过5cm且有周围组织压迫症状,需要进行囊液抽吸术和囊内注射硬化剂;如果直径超过10cm就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了。
经常会被患者询问这样一个问题“医生,我怎么会长这个东西?我该注意什么,有什么忌口的吗?”。其实很多原因都可导致肾囊肿产生,如先天的发育不良、基因突变、感染、毒素或肾脏本身的其他疾病等,而有些因素是我们无法干预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如在饮食方面,对于囊肿病患者来说,特别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类,过咸类食物和烧烤类食物,限制动物类高蛋白,高脂肪及油腻类食品;平时尽量少熬夜,勤喝水,多排尿,避免憋尿;当感染时,尤其是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更应及时到医院寻求正规治疗,不要滥用抗生素或其他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