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皮症的表现与诊断
精神科临床上有时见到这样的一类患者,他们经常抓抠自己的皮肤,皮肤伤痕累累,搞得血淋淋黏糊糊的,造成很多的皮损,甚至感染溃疡败血症。有时候这样的病人去皮肤科就诊,皮肤科医生费了很大的劲去治疗他们的皮损和感染,可问题是愈合之后不久,皮损、出血、溃疡又反反覆覆的出现,皮肤科医生就会考虑为人工性皮炎,也称做人为性皮炎。这样的病人在精神科被称作是抠皮症,医学术语叫做抓痕障碍【excoriation(skin picking)disorder】,或者皮肤搔抓障碍。根据最新的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这样的疾病归属于强迫障碍一类,具体的标准有以下几条:
A. 反复搔抓皮肤而导致皮肤病变。
B. 重复性地试图减少或停止搔抓皮肤。
C. 搔抓皮肤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D. 搔抓皮肤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可卡因)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例如,疥疮)。
E. 搔抓皮肤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解释(例如,像精神病性障碍中的妄想或触幻觉),像躯体变形障碍中的试图改进外貌方面感受到的缺陷或瑕疵,像刻板运动障碍中的刻板行为,或像非自杀性自伤中的自我伤害意图。
据调查研究,这类病患在普通人群终生患病率为1.4%或更高,多起病于青春期,女性多于男性。一方面患病人数众多,另一方面,发病正值社会功能需求高的年龄,因此不但个体痛苦,社会影响也相当巨大。
后文将推出抠皮症的理解与治疗,敬请关注!
向本文作者提问

俞少华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精神科
好评92%|接诊量32|响应时长24分钟
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心理治疗
¥188起
问医生
#皮肤性病科#抑郁焦虑#皮肤症状#皮肤科#逻辑障碍#左侧面部麻木原因待查#搔痒症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常有睡眠过度延长、自发睁眼、自主活动消失可并发吸入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一般需要药物治疗,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简介意识障碍是指人体对自身或周边环境的感知发生异常,较为常见,通常呈急性起病,多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发,典型症状包括睡眠过度延长、自发睁眼、自主活动消失等,一般需要药物治疗,部分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预后因疾病严重程度而异[1]。症状表现典型症状包括睡眠过度延长、自发睁眼、自主活动消失。诊断依据依据患者存在颅脑损伤病史,出现睡眠过度延长、自发睁眼、自主活动消失等典型症状,联合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筛查潜在的阳性体征,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可对患者的进行严重程度分级,行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对患者的颅内情况进行评估,可基本确诊[1]。意识障碍有哪些类型?嗜睡:一般表现为睡眠时间增多。昏睡:较嗜睡更为严重,需外界强烈刺激才可唤醒。浅昏迷:为轻度的昏迷,对疼痛刺激有一定的反应。中度昏迷:比浅昏迷的更为严重,对外界强烈刺激仅存轻微的反应。深昏迷:为重度的昏迷,对外界各类刺激均任何反应。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意识障碍患者较为常见,常见于罹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目前尚具体的发病率流行病学资料[2]。是否可以治愈?意识障碍患者可以治愈,一般通过药物治疗,部分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患者意识障碍可逐渐恢复。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