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吃降压药,心脑血管风险更低?看心血管专家怎么说

药师方健·首席健康管家
药师方健
首席健康管家

 我们很多高血压的老病号,可能在朋友或者各类科普文章上看到说降压药应该早上吃,因为早晨会有血压的一个高峰。

而在今年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有科学家发布的一项荟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晨起后服药,睡前服用降压药带来更好的心血管益处。

去年的《欧洲心脏杂志》上也发表了一篇来自西班牙的研究团队的文章,也是用大数据证明:降压药物,睡前吃比早上吃获益更大。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高血压患者到底应该何时吃降压药呢?到底什么时候吃血压控制最好呢?

降压药到底应该是晨起吃还是睡前吃?

(1)按医嘱规律服药

随着医学的发展,降压药物种类也有非常多,有一些长效制剂能够平稳控制血压,像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而且随着国家医保政策以及4+7带量采购的实施,这种长效降压药也从以前的几十块降到最低一块八。

降压药的服用时间确实会影响血压的控制,但是长效制剂相对而言影响不大,短效制剂一般会一天服用几次。更重要的是要遵循医嘱规律服药,才能控制好血压。

(2)根据自身血压情况服药

一般来说服药后2小时到4小时,是降压药对血压控制最强的时段,而其他时间段,药物作用因为受药物代谢的影响则相对弱一些。如果规律服药血压还是有波动,是可以考虑通过调整服药时间来让降压药达到好的效果。

但是也不是随大流的决定晨起吃还是晚上吃,而是根据自身血压在24小时内的变化情况来服药。可以去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到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用药。如果是早上血压高,就早上晨起服药,如果是夜间有血压高峰,则睡前服用。如果夜间和白天都有高峰,可以考虑联合用药,一个在早上服药,一个在夜间服用。

结语

面对各种新闻咨询,特别是网络推送的各种健康信息,患者朋友其实要以不变应万变,比如经常我们可以看到,某某降压药会致癌,某某降压药副作用大之类的,如果轻信或跟风了,停止吃降压药,这样反而会导致自身健康受损,因为一旦随意停药,血液波动,就容易损伤血管,甚至诱发心梗甚至脑出血等严重问题。

总而言之,降压药什么时候吃还是要听医生的,根据您的血压情况来服用,而且要规律服用,规律比纠结时间更重要。

#居家#预防#合理用药#药物治疗#药物副作用#药物反应
阅读数 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药物热诊断复杂,需排除引起发热的相关疾病临床常见的药品良反应之一,可合并过敏性皮炎药物治疗中出现发热,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简介药物热是患者治疗疾病时因,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引起的发热,是一种药物良反应,停药后发热可消失。发热原因明确,法用其他疾病解释时,应考虑为药物热。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较为常见。抗菌药物是导致药物热最常见的药物,其次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和心血管药物。服药后出现发热的平均时间为7~10天,可合并过敏性皮炎的表现。停药后一般情况下,体温在48~72h内自行恢复正常。体温恢复正常后,需特殊处理。症状表现发热最高体温平均为38.5℃,有过敏性皮炎表现、畏寒、头疼、关节酸痛。诊断依据发热原因明确,法用其他疾病解释时,需考虑是否为药物热。药物热的诊断依据包括:服药后出现发热的平均时间为7~10天,发热最高体温平均温度38.5℃。血细胞分析中,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升高,血清总IgE值升高。停药后体温在48~72h内自行恢复正常。但上述诊断依据并具有特异性,最重要的是停药后体温可在48~72h内自行恢复正常。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药物热是临床常见的药品良反应之一。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停用相关药物后体温可以恢复正常。但再次接触可疑药物时会有再次发病的风险。是否遗传?某些药物引起的药物热和遗传有关,比如氟烷类麻醉药、磺胺类、抗疟药物、奎尼丁、呋喃妥因、氯霉素等。是否医保范围?是
药师方健·首席健康管家王晓阳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