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韩雪峰
文章首发于 | 八大处韩雪峰博士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求美者在要求外在美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求美过程中的体验感,甚至将“疼痛感”列为医生操作技术水平的衡量指标。
而“相对无痛”的治疗,不仅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还会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因此,如何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减轻求美者的疼痛,使其更舒适、愉快地接受治疗成为了医生们一直探索的问题。
而想要达到这样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需要采用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进行麻醉。
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系统的学习一下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操作要点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神经阻滞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是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的作用。神经阻滞注射一处时,即可获得较大的麻醉区域。
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起效时间短,可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没有局部注射麻醉药物后的组织变形,不会影响注射医师的判断,但对操作准确度要求较高,故操作时必须熟悉局部解剖。
面部4大神经阻滞点及体表定位
面部比较确切的神经阻滞点有4个,分别是滑车上神经、眶上神经、眶下神经、颏神经。这四条神经控制着面部70%左右的区域,除了颞部和侧面颊没有确切的神经支配点外,其他地方都可以进行准确的阻滞麻醉。
而相应的体表定位有眶上切迹(眶上孔)、眶下孔、颏孔,三者可以连成一条直线,用手均可触及,按压时会有明显酸胀感和向所支配区域放射疼痛不适的感觉,基于这点这些体表标志就不难被找到,而接下来我们也会更详细地进行阐述。
在了解神经阻滞麻醉具体操作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4个神经的支配范围,帮助我们在临床中针对不同部位的适应症采取相应的阻滞麻醉。
各神经麻醉范围
1滑车上神经及眶上神经:
从颞中线或颞融合线至中线的额部皮肤;
上睑皮肤内侧约50%;
中线和上颞线之间的额顶部皮肤,向后可达两耳轮后缘所作垂直线以前的皮肤。
2眶下神经:
几乎整个鼻侧壁、全部鼻翼、鼻小柱基底部、整个上唇及口裂外侧1mm-1.5mm,眼睑内侧下方的颊区,下眶部也会有麻木感。
3颏神经:
下唇以下、两侧至颏面沟,下至颌骨下缘。
我们在进行神经阻滞麻醉时,需要关注“效果”和“安全”这两个重要因素,“效果”主要靠定位准确和用量合适来实现;
而“安全”就是我们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了解的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接下来我们会从这两方面给大家展开讲解。
神经阻滞麻醉操作
1、眶上神经
为三叉神经眼支的额神经分支之一,经眶上切迹(眶上孔)伴眶上血管至额部皮肤。
- 定位:眶上神经起自眶上切迹(眶上孔),位于眶上壁前缘的中内1/3处,距眉间2.5cm左右,可用手触及。
- 麻醉适应症部位:额头及眉间
- 阻滞方法:眶上切迹(眶上孔)周围骨膜上单侧注射麻药0.2ml。
- 注意:在某些教科书中讲到神经阻滞时穿刺针进入眶上孔深度不应超过0.5 cm;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建议在眶上切迹(眶上孔)周围注射麻药即可,达到神经阻滞的效果的同时,也能避免伤及神经、血管。
2、滑车上神经
为三叉神经眼支的额神经分支之一,经滑车上方出眶。
定位:多数情况下滑车上神经源于额切迹,位于中线外侧约1.5cm,即额部中线外约1个食指宽的距离处;皱眉后,位于界纹深层(此为定位滑车上神经的重要标志,即从界纹处向骨膜上穿刺即可麻醉滑车上神经)。
- 麻醉适应症部位:额头及眉间
- 阻滞方法:切迹周围骨膜上单侧注射麻药0.2ml。
3、眶下神经
为上颌神经的直接延续,经眶下裂入眶,分布于下睑、鼻翼、上唇与颊部皮肤。
- 定位:瞳孔中线下,距眶下缘1.5cm-2cm,可用手触及,按压有酸胀感。
- 麻醉适应症部位:卧蚕、眼袋、泪沟、苹果肌、法令纹、上嘴唇
- 阻滞方法:锐针注射于眶下神经孔周围,不必在孔内注射,避免扎破血管引发血肿。麻药注射量为0.2ml-0.5ml。
- 注意:神经阻滞时避免将麻醉药注入眼眶内,导致眼内压增高,产生视觉障碍。
4、颏神经
为下牙槽神经的终支神经自颏孔传出,分布于颏部及下唇皮肤。
颏神经阻滞可以通过口内入路和口外入路完成,为避免患者术中紧张感,建议采用口外入路。
- 定位:(口内)尖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区域。(口外)垂直口角下方1.5cm-2cm处。
- 麻醉适应症部位:下唇、颏部
- 阻滞方法:(内)颏神经孔处单侧注射麻药0.1ml。(外)颏神经孔单侧注射麻药0.5ml-1ml(图7)。
- 注意:颏神经阻滞对于骨膜上疼痛缓解不佳,若进行颏部骨膜上的注射治疗,可在注射时混合麻药使用。
在了解完面部神经阻滞麻醉的具体操作要点后,最重要的还是要关注安全性的问题。
操作中注意事项(重点)
- 完善麻醉前检査,排除局部皮肤炎症者。
- 熟练掌握各面部神经的体表投影点和穿刺点位置,穿刺准确,掌握要领,尽量减少穿刺次数。
- 神经阻滞麻醉时,建议在神经孔(切迹)周围骨膜上注射,不必在孔内注射,以免损伤神经、血管及周围组织。
- 注射前注意回抽无血,防止将麻药注射入血管。
- 注意保护眼球,滑车上神经、眶上神经及眶下神经阻滞时,避免穿刺针误伤眼球。
- 注射麻药后轻压穿刺点3min-5 min,避免局部出现血肿。
综上所述,神经阻滞麻醉优势明显:麻醉起效时间短,效果良好,麻醉药用量小,不良反应少,操作方便,注射医师可以独立完成,求美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但是在神经阻滞的过程中仍需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把握技术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增加麻醉成功率、提高求美者满意度。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视频 颈椎放松神器胜过资深按摩师


医疗之窗
视频 高颜值便携护颈神器,旅行必备体验升级


AI医疗先锋
视频 快速学会给伴侣开肩健身技巧


跨界医疗探索者
文章 颈椎椎管狭窄:病因、症状、诊断及日常生活预防


生命之光传递者
视频 肩颈疼痛快速缓解工具推荐


医疗故事汇
文章 腰椎病的预防与治疗:日常保养与专业疗法相结合


医者仁心
视频 颈部热敷20天带来的显著改善


数字健康领航者
文章 颈椎病日常治疗与保养策略


医疗新知速递
文章 颈椎病:头疼、头晕和耳鸣的元凶?


中医养生之道
文章 颈椎病如何有效缓解:按摩治疗与日常保养并重


未来医疗领航员
26岁男性患有颈椎病超过3年,伴随头痛和酸痛的症状,询问如何治疗?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32
颈椎病引起的左肩疼痛和左手抬不起来,如何治疗?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6
我47岁,颈椎不舒服,想知道如何治疗和保护颈椎?
就诊科室:药剂科
总交流次数:2
大家都在问

田儒君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思南县人民医院

周皓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锦州市传染病医院

井巧龄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