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煎法,中药教科书与伤寒论比较,伤寒论完胜!
毫无疑问,麻黄属于解表药。所谓解表药就是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的中药,又称为发表药。麻黄药不仅是解表药,而且是解表药的“群药之首”,是解表药的领头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中药学》教科书也把麻黄药列为第一位。领头羊,个性往往又独特又张扬,有领袖的风采,麻黄亦然,它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力量很强,煎法也与其他解表药迥然不同。
当然,若你要去翻教科书寻找麻黄的煎法,你是找不到的,上面只是语焉不详地说:煎服,2~10克。其他的,就没有了。假设你不甘心,再认真研读,你还会在“中药的用法”一章中看到这样几句话:一般来讲,解表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3~5分钟即可。如果你是乖学生,老老实实按这句话来煎麻黄,就大错特错了,药效甚微。那么,麻黄要怎么煎才对呢?得遵循《伤寒论》的煎法。
在《伤寒论》中,含有麻黄的经方有十四首,这十四首全部需要先煎,久煎。
其中小发汗的经方有六首: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升麻汤。以上经方,煎法均为先煎“1~2”沸,或再沸。
一沸是多少时间?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徐静老师考证下来是每沸5~10分钟。我个人认为,所谓一沸,就是水由“静止”转为沸腾的时间,在古代这样的时间较长,但是在有了电磁炉后,时间缩短了许多。也就是说,要达到小发汗的效果,得先煎5~20分钟。
若要大发汗呢?在《伤寒论》中含麻黄发汗较猛的方剂有7首: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麻黄细辛附子、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上述方剂,均要求先煎,先煎水量为减二升。我个人试验下来,按照伤寒论中的水量,减一升需要15分钟左右,减两升需要30分钟左右。
那么,中药学教科书和《伤寒论》谁才抵达了事实的真相呢?
我们先来分析麻黄的成分。一般来说,解表药,比如薄荷,藿香,白芷,菊花等等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气味芬芳,这些挥发油是药物的有效成分,挥发油容易挥发,所以需要武火急煎,时间宜短。而麻黄的主要起效成分是生物碱类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碱难溶于水,所以需要久煎。
需要久煎多久呢?1995年南军军区总医院的马爱华等人做过一次试验,用麻黄药材6份,各10克,放入水中,从沸腾后开始计时,分别单煮5、10、20、30、45、60分钟。结果发现单煎麻黄最佳煎煮时间为 30分钟左右, 此时麻黄碱最高 。之后 ,随时间延长 ,煎出率降低,原因可能是麻黄碱的成分跟随水蒸气蒸发了。
30分钟左右最有效,这和伤寒论的看法是一致的,所以在伤寒论中,小发汗就先煎10分钟左右,大发汗需要煎熬30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