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初中生人际敏感的表现及心理疏导

初中生人际敏感的表现及心理疏导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一、人际敏感的表现

 

(1)由于过度封闭,他们容易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虽然他们希望拥有“知心人”,但是又难以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所以也就缺少知心朋友。

 

(2)敏感多虑,和别人相处谨小慎微。与人相处很不自在,不自然,经常小心翼翼,害怕带给人麻烦,害怕别人嫌弃自己。有时候表现得特别有礼貌,实则给人距离和拘谨。

 

(3)多疑焦虑,“小心眼”,对小事情容易耿耿于怀,且久久难以释怀,爱钻牛角尖。

 

(4)自我意识强烈,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很关注自己的言行是否得当。

 

(5)特别害怕与异性交往。

 

二、人际敏感产生的原因

 

(1)身心发展特点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生理机体的形态、功能都产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性意识已经萌芽,自我意识迅速觉醒,独立意识也明显增强。

 

由于生理、心理的巨变,他们越来越注意他人给予的评价,情绪波动较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有莫名其妙的烦恼或欣喜。“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他人的一些无关痛痒的举止或言语,有可能让初中生感到愤怒、忧郁或悲伤。

 

 

特别是有些学生的神经系统活动多是弱而灵活型,天生感情脆弱,疑虑重重,多忧思,经不起强烈刺激和猛烈打击,微小的刺激就会引起紧张反应。

 

(2)对他人的消极期待和强烈的尊重需求之间的矛盾

 

初中阶段,正是探索自我的关键期,他们对“我是谁?”感到好奇,力图对自我进行全面清晰的认识。

 

在他们的脑海里,常常盘桓着这些对自我的疑虑:“我究竟是谁?”“我有什么优缺点?”“别人会怎样看待我?”而解决这些问题和疑虑,就需要积极地和身边人——父母、教师、同学、朋友、邻里等进行交流,通过身边人的积极评价来得到尊重和满足,愉悦自我;

 

通过他人的负面评价来不断修正、完善自我;通过积极的交流,青少年渐渐形成了对自我稳定的全面的认识,不会再轻易改变。而具有人际敏感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脸皮很薄”,他们的自我认识十分不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的评价,他们比普通学生更渴望得到他人尊重,一旦受到批评或嘲讽就会“很受伤”。

 

为了让自我不再受到打击,他们采取“鸵鸟政策”——做好最坏打算,同时尽量避免和人交往。一旦不得已要和他人交往,他们就会事前作出以下假设:“我很有可能做错事情”、“他很可能看不起我”、“他可能会故意打击我”,即对他人的消极期待。

 

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越是对人际交往没信心,越容易交往受挫,受挫的经验往往又更加肯定了消极期待:“我就知道我肯定说错话了”、“我就知道他肯定会嘲笑我”……因此就更不愿意展开新的交往,更缺乏人际交往经验。

 

三、人际敏感的心理疏导策略

 

(一)正视自己的缺点

 

如果你在路上一不小心摔倒了,你会有什么反应呢?也许你会立刻跑掉,不敢看那个令你摔倒的坑;也许你会喃喃自语,拍拍自己身上的泥土,做个自我安慰;

 

也许你会破口大骂,嘲笑政府的形象工程;也许自己很开心欣赏那个坑,回头还把自己的事情当笑话告诉你的朋友。无论你的反应是什么,你都再也不敢走那条路了。

 

敏感的人会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在遇到让自己感到难堪的时刻,会退缩,不敢面对。因此,需要一些对自己的嘲笑,让自己的缺点变得更加可爱。

 

(二)建立自己的积极形象

 

过于敏感的人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消极期待。

 

由于对自己有消极期待,人际敏感的人在别人没有说话之前,就已经“肯定”了别人的任何议论都是针对自己缺点的。听不到别人的话,就“猜测”别人话语的消极成分。

 

 

 

这样,不是别人为难自己,而是自己为难自己。因此,需要学会给自己建立一个积极的形象。其实,自信就是对自己积极的态度。

 

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给自己一个肯定的声音,在她面临对自己的形象威胁的时候,就会支持自己。简单地,可以利用想象的方法,帮助自己设计一个自我形象。找一个比较舒适、安静的环境,在比较祥和的音乐中,想象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样子,包括自己的外表、个性、行为特点等,而且可以反复多次想象。

 

(三)提高人际的“敏感度”

 

这里的“敏感度”是正确分辨别人话语的意思,即了解别人背后的含义,理解别人的立场。

 

同一句话根据不同的语气和环境,会有不同的含义。例如,“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这一句话,当强调的语气落在不同的词上,含义完全不一样。如果别人在开玩笑,你会不会以为他在嘲笑你呢?

 

对方在跟你闹着玩,你会不会和别人较真呢?这就是一个“敏感度”的问题。

 

因此,人际过于敏感的人,需要培养更多的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是不是别人就一定是那样想的?”“他会不会还有其他不一样的意思呢?”“是不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多问几个这样的问题,可以加强自己对情况的把握,而不至于把问题都想偏了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我被诊断为抑郁状态,需要吃什么药?

我从小就是一个敏感的人,总是容易被外界的环境和氛围所影响。记得那天,我在公司里接连遭遇了几次挫折,回到家后,整个人就像被抽干了力气,连动都不想动。这种感觉持续了好几天,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生病了。 我决定去看医生,经过一番检查和问诊,医生告诉我我被诊断为抑郁状态。听到这个结果,我既感到震惊又有些释然。原来我并不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或者生活不顺心才会这样,而是因为我的大脑化学物质失衡了。 医生建议我口服抗抑郁药物并进行心理治疗。我问医生,抗抑郁药物有哪些种类?医生说有很多,列举了一些我从未听说过的名字。我感到有些困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医生安慰我说,会根据我的具体情况来开具合适的药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了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起初,我对药物的效果持怀疑态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开始稳定下来。同时,心理咨询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想分享我的经历,希望能够帮助那些正在经历类似困扰的人。抑郁状态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面对,积极寻求帮助,就一定能够走出阴影,重新找回生活的色彩。 如果你也在经历类似的情况,不妨试试在线问诊,京东互联网医院推荐给大家!

老年健康守护者

2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壳不受控制,胡思乱想,外出恐惧心慌?

我从小就是一个敏感的人,总是能感受到周围的微妙变化。可最近,这种敏感变成了我的噩梦。脑壳不受控制,胡思乱想,外出恐惧心慌,仿佛世界都在针对我一样。我知道我需要帮助,于是找到了这位精神心理科主治医生。 医生问我多久了,我说大概去年开始的。其实我也记不清了,可能是工作压力太大,或者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积累起来的。总之,我开始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难以控制自己的思维。 医生问我是否有情绪低落、不想说话、不想做事等症状,我点头承认。有时候我甚至不想出门,怕见到熟悉的人,怕他们看出我的不对劲。医生又问我是否有消极想法,我摇头否认。虽然我很难过,但我从未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 医生继续问我其他问题,包括睡眠、记忆力和大脑反应等方面。我告诉她我晚上睡觉闭上眼睛就胡思乱想,难以入睡;记忆力减退,经常忘记一些小事;大脑反应也变慢了,总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出决定。医生听完后,告诉我可能是焦虑、强迫障碍或抑郁状态引起的,建议我去线下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诊断或治疗。 我问医生推荐哪个医院,她说湖南湘雅附二不错。我问她是那个医院的,她说不是,是湖北省的。我们聊了一会儿关于收费的问题,医生说量表费用都差不多,大概四五百块钱。我点头表示理解,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找到了这么好的医生。 我知道我需要面对自己的问题,不能再逃避了。虽然我还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至少现在我有了方向。感谢这位医生,感谢她耐心的倾听和专业的建议。也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能够在家中就得到帮助。健康无小事,京东互联网医院很靠谱!

疾病解码者

1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我朋友最近总是没力气、睡不着觉,可能是双向情感障碍?

我朋友小李最近总是没力气、睡不着觉,整个人都像被抽干了精气神。起初我以为她只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或者是最近天气转凉,身体不适应。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她的状态越来越糟糕,甚至开始出现了情绪波动,时而兴奋,时而低落。我开始担心她可能患上了双向情感障碍。 我决定带她去看医生,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来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图文问诊的方式,联系上了马医生。马医生非常专业,首先询问了小李的主要不适症状,并且提醒我们平台提供的时间有限,需要及时沟通。 小李向马医生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包括浑身没力气、睡不着觉等。马医生听完后,初步判定小李至少处于抑郁状态。马医生解释说,情绪问题显然和生活事件有关,但是在状态不好的时候,处理生活事件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马医生建议我们适当改善周围的环境,找信任的朋友,去寻求必要的心理支持,可以跟他们适当的倾诉,疏泄一下内心负性的情绪,减少独处的时间。同时,增加运动量,保持生活规律。马医生还推荐我们尝试书写情感日记,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看是否能找到问题的原因,然后尝试着去解决。 听完马医生的建议,我和小李都感到很受启发。我们决定按照马医生的建议去做,希望能帮助小李慢慢好起来。同时,我也意识到,健康无小事,遇到问题及时就医非常重要。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服务真的很靠谱,推荐给大家!

医疗数据守护者

2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产后四个月,血压低,头晕头痛怎么办?

我叫小芳,今年28岁,刚刚当上妈妈。产后四个月,我的生活被一系列的不适所困扰。血压低,头晕头痛,偶尔还会感到浑身无力。这些症状让我无法专心照顾宝宝,甚至连日常生活都变得艰难。 我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希望能找到解决办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并决定尝试一下线上问诊。通过图文问诊的方式,我向医生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和困扰。 医生很快回复了我,详细询问了我的情况。从我们的对话中,我了解到我的头晕和血压低有直接关系。医生建议我通过饮食来提升血压,多喝汤和温开水,进餐时稍微咸一些。同时,医生也提醒我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除了身体上的不适外,我还经常感到心情低落,提不起兴趣,身体无力。医生告诉我,这可能是神经衰弱和抑郁状态的表现,可能与带孩子的劳累有关。医生建议我要自己努力改善情绪,放松减压,适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多做些有意义积极的事情,叫自己忙碌起来。同时,也要注意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早上,我会喝一杯温开水,吃一些稍微咸的食物。晚上,我会早点休息,避免熬夜。白天,我会带宝宝出去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享受阳光。同时,我也会抽出时间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看书、画画等,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努力,我的身体和心情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血压逐渐恢复正常,头晕头痛的症状也减轻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和动力,能够更好地照顾宝宝和家人。 我非常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感谢他们的专业指导和耐心解答。在线问诊不仅方便快捷,还能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现在,我已经成为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忠实用户,会继续使用这个平台来管理自己的健康。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妨尝试一下在线问诊。记住,健康无小事,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祝大家都能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生命之光传递者

1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状态持续,忘记开强迫症药了怎么办?

我从小就是一个敏感的人,总是容易被外界的环境和情绪所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敏感性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无法控制的负面情绪。每天早上醒来,我都会感到一股沉重的压力,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向我施加压力。这种感觉让我无法集中精力,无法享受生活的美好。 我曾尝试过各种方法来缓解这种状态,包括运动、冥想、甚至是寻求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但是,所有的努力都似乎只是暂时的安慰,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存在,决定尝试一下线上问诊。 我选择了图文问诊的方式,向医生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和困扰。医生很快回复了我,询问了更多的细节,并建议我去线下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医生最终诊断我患有抑郁状态,并开具了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 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我逐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开始稳定下来。那种沉重的压力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和安宁。同时,我也开始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重新找回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然而,在一次忘记带药的情况下,我突然感到一阵恐慌。幸运的是,我还记得医生曾经告诉我可以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在线续方。于是,我立即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APP,联系了医生,并成功地续了药。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和高效,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线上医疗的便捷和实用性。 现在,我已经完全康复,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回想起来,如果没有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帮助,我可能还在深渊中挣扎。因此,我想向所有正在经历类似困扰的人们说,别害怕,别放弃,寻求专业的帮助,你一定可以走出困境,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最后,我想说一句:“健康无小事,京东互联网医院很靠谱!”

医者荣耀

3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贺俊岩

主治医师

精神科

三甲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焦虑抑郁障碍(3386例) 精神分裂症(237例)
专业擅长:抑郁症测试及诊断,焦虑症,恐惧症,狂躁症,失眠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心理治疗cbt,强迫症,儿童及青少年心理问题,厌食症,贪食症,老年精神病,酒精依赖!
好评率:99% 接诊量:148649
张家瑞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三甲
天津市人民医院
焦虑抑郁障碍(915例) 精神障碍(156例)
专业擅长:擅长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精神障碍、原因不明的躯体不适、心身疾病、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心理障碍的诊疗。擅长对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厌学、作息紊乱、亲子关系等各种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
好评率:99% 接诊量:23750
高学正

主治医师

精神科

三甲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焦虑症(98例) 抑郁状态(85例)
专业擅长:心理咨询与治疗,三甲医院工作。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产后抑郁症、失眠、强迫症、贪食症、厌食症、癔病、社交恐惧症、恐艾症、新冠后遗症等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 善长针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青少年的厌学,阳光型抑郁症、神经衰弱,游戏成瘾,手机成瘾,戒烟、戒酒,暴食,空心病、自残、早泄、拖延症的心理问题的治疗。 对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的精神康复、再就业、重返社会有独特的理解。
好评率:99% 接诊量:17269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