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患有梅毒分娩新生儿怎么治疗?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梅毒螺旋体能够通过母婴途径传染给胎儿,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

世界卫生组织已于2007年把消除先天性梅毒列为目标,但项目工作任重而道远。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数据显示患梅毒的孕妇数远远超过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妇数:分别为190万(2008年)和149万(2010年)[1]。未经治疗的梅毒妇女妊娠中,较之非梅毒妇女,妊娠丢失和死胎率要高出21%,新生儿死亡率高出9.3%,早产或低出生体重高5.8%[2]。

目前国内一项meta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妊娠梅毒中先天梅毒发病率达到21%;因考虑到纳入的人群包括经治疗的和未经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如单独计算了未经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所产新生儿中先天梅毒的发病率为42%[3]。国外Gomez[2]团队meta分析研究表明66.5%未经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将会出现不良妊娠结局,且存活产儿中有15%感染先天梅毒。由此可见我国梅毒母婴阻断工作更是需要卫生决策者的高度重视;那么梅毒孕产妇分娩新生儿如何进行母婴阻断?

首先建议有条件的梅毒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接受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或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如果结果阴性或者没有做上述检查的均应进一步进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非梅”)定量检测;根据不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决定采取何种治疗方案。那么让我们总结下梅毒孕产妇分娩新生儿几种不同检验结局及治疗随访策略。

1.需要随访追踪组:

产妇孕期接受规范性治疗,出生时新生儿静脉血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阴性。

随访策略:

(1)婴儿3、6月龄进行“非梅”定量检查观察症状,3次结果均为阴性、排除先天性梅毒感染停止观察。

(2)如随访期间任一次“非梅”监测结果由因转阳或滴度不下降反而上升同时“TP”检测结果为阳性或18月龄后“TP”检测结果让位阳性则诊断为先天性梅毒。

2.儿童预防性治疗组:

(1)产妇孕期未接受规范性治疗,出生时新生儿静脉血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阴性。

(2)产妇孕期接受过规范性治疗,出生时新生儿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滴度不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的儿童。

预防性治疗方案:苄星青霉素G,5万单位/千克体重,1次肌内注射(分两侧臀肌)。

随访策略(同上)

3.规范治疗和随访监测组:

产妇孕期未接受过规范性治疗,出生时新生儿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滴度不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的儿童。

给予儿童先天梅毒规范治疗和随访

4.确诊先天梅毒组:

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为先天梅毒:

(1)儿童的皮肤黏膜损害或组织标本暗视野显微镜(或镀银染色)检测到梅毒螺旋体;

(2)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阳性;

(3)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定量检测结果阳性,滴度≥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且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结果阳性;

(4)出生时不能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任何一次随访过程中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由阴转阳或滴度上升且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

(5)18月龄前不能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18月龄后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仍阳性。

给予规范治疗方案

1、脑脊液正常者:苄星青霉素G,5万单位/千克体重,1次肌内注射(分两侧臀肌)。

2、脑脊液异常者:可选择以下任意一种药物。

I.水剂青霉素G,每次5万单位/千克体重,每8小时1次(7日内新生儿,每12小时1次),静脉注射,连续10~14日。

II.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次5万单位/千克体重,每日1次,肌内注射,连续10~14日。治疗期间遗漏治疗1日或超过1日,则从再次治疗开始时间起重新计算治疗疗程。

III.如无条件检查脑脊液,按脑脊液异常者治疗.

#概述#妇产科#孕产期#梅毒#产褥期梅毒#妊娠合并梅毒
阅读数 1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外生殖器部位出现硬下疳,周身出现红斑、丘疹等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首选青霉素类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治愈简介梅毒是一种常见的、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和血液等途径传播。本病危害性极大,可侵犯机体全身各组织器官或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死产、流产、早产等。梅毒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早期梅毒积极治疗后,多可以治愈,晚期梅毒常累及内脏,预后容乐观。症状表现:梅毒主要表现为外生殖器部位出现硬下疳,周身出现红斑、丘疹、斑丘疹、斑块、结节、脓疱或溃疡等。诊断依据:依据血清学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查,或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找见活动的梅毒螺旋体即可确诊。梅毒有哪些类型?1.获得性梅毒(后天梅毒)(1)早期梅毒(病程<2年)(2)晚期梅毒(病程>2年)2.胎传性梅毒(先天梅毒)(1)早期先天梅毒(<2岁)(2)晚期先天梅毒(>2岁)是否具有传染性?本病具有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染?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怎么预防?采取有保护的性行为,安全、科学使用安全套,保持单一、固定性伴侣,与感染者发生性关系等方式可有效预防。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梅毒的发病率由2003年4.5/10万上升至2013年32.86/10万,年均增长13.37%。是否可以治愈?早期梅毒容易治愈。早期梅毒经过青霉素类药物规范治疗后,多可以治愈。晚期梅毒常累及脏器及神经系统,难以治愈,需要积极采取青霉素治疗并定期及时复诊。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瞿博·副主任医师佘晓东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