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我国政府对儿童早期发展的相关要求,实现从以治疗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转变,在刚刚结束的 2020 年中国儿童保健学术年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国内外从事儿童保健的著名专家学者和各级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围绕我国儿童保健领域新进展、新技术,开展主旨演讲和专题发言,此次大会采取线下会议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吸引了我国近 2 万名儿童保健医生参会。
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专家组讨论并制定的《中国儿童维生素 A、维生素 D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也在本次大会权威发布,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儿童早期发展关乎一生,营养健康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D 作为两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与儿童健康关系密切。充足的维生素 A、D 营养对儿童早期发展及疾病的防治具有积极的作用,缺乏和不足均会影响儿童健康。
1
我国儿童维生素 A、D 整体营养水平并没有达标
共识明确了维生素 A 缺乏的判定指标和判定标准,强调血清视黄醇浓度≥1.05μmol/L(≥0.3 mg/L)为正常。无论是维生素 A 缺乏(VAD)还是维生素 A 边缘型缺乏(MVAD)都属于应重点关注并采取预防干预措施的范畴,边缘型维生素 A 缺乏成为我国儿童最主要的缺乏形式。维生素 A 缺乏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年龄差异,年龄越小缺乏率越高,农村地区缺乏率高于城市。
边缘型维生素 A 缺乏、维生素 D 缺乏及不足仍是我国儿童突出的营养问题,服用维生素 AD 补充剂有助于改善我国儿童维生素 A、D 营养状况,降低缺乏风险,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2
维生素 A、D 缺乏的原因易被忽视
共识指出,儿童维生素 A、D 缺乏的原因包括:
- 围生期储存不足:维生素 A 和类胡萝卜素都很难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孕期母体维生素 A、D 水平不足,以及早产儿、双胎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都容易导致维生素 A、D 缺乏。
- 生长发育迅速:婴幼儿生长发育较快,对维生素 A、D 需求量相对较大,追赶生长、超高、超重、肥胖儿童更易出现维生素 A、D 缺乏。
- 营养供给不足:母乳中的维生素 A、D 含量不能满足婴儿体格日益增长的需要,天然食物中维生素 D 含量较少且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维生素 D 会受到较多因素影响,蔬菜中的类胡萝卜素的吸收转化率较低。纯母乳喂养、辅食摄入不足更易导致维生素 A、D 缺乏。
- 疾病的影响:感染性疾病会导致体内维生素 A、D 大量丢失,还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 药物的干扰:长期服用考来烯胺、新霉素、抗惊厥药、抗癫痫药和糖皮质激素,会对人体维生素 A、D 的吸收和代谢造成影响。
3
边缘型维生素 A 缺乏、维生素 D 不足影响儿童健康
维生素 A、D 缺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长期营养摄入不足会导致体内储存的维生素 A、D 的消耗,进而出现血液循环中维生素 A、D 水平的下降,最终导致维生素 A、D 缺乏的发生。
研究发现,无论是处于边缘型维生素 A 缺乏,还是维生素 D 不足的阶段,均会对儿童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边缘型维生素 A 缺乏会引起组织细胞增殖分化与代谢功能的改变,对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和造血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临床表现为生长缓慢、反复感染、贫血等,群体儿童的患病率和死亡风险增加。
儿童期维生素 D 不足会导致青春期骨量、骨峰值下降,并明显增加成年骨质疏松的风险,还会增加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风险,以及增加过敏和哮喘风险。
4
预防性补充维生素 A、D 的目的重在预防
营养素的预防性补充干预是以预防营养素缺乏、降低疾病发生率、促进儿童早期发展为目的,其重点在预防,而不仅局限于对已发生营养素缺乏的矫正。为了预防儿童维生素 A、D 缺乏,共识提倡出生后应及时补充维生素 A 1500-2000IU/d、维生素 D 400-800IU/d,持续补充至 3 周岁。
针对特殊人群,补充维生素 A、D 能够使儿童获益,主要包括:
-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胞胎等出生后每日应补充维生素 A 1500-2000IU、维生素 D 400-800IU,前 3 个月按上限补充,3 个月后可调整为下限。
- 存在缺铁性贫血及铁缺乏的儿童,每日应补充维生素 A 1500-2000 IU、维生素 D 400-800 IU,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提高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 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罹患感染性疾病患儿每日应补充维生素 A 2000 IU、维生素 D 400-800 IU,以促进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 其他罹患营养不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慢性病的儿童同样存在着维生素 A 缺乏的风险且病情严重程度与维生素 A 缺乏程度呈正相关。建议每日补充维生素 A 1500-2000 IU、维生素 D 400-800 IU,有助于改善患病儿童的营养状况,改善慢性病的预后。
5
维生素 A、D 同补具有协同作用
随着维生素 A 干预策略的开展,典型的维生素 A 缺乏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改善,但边缘型维生素 A 缺乏的问题在我国依然严峻,影响着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维生素 A 补充计划仍然是具有显著成本效益的合适的干预方法。维生素 D 缺乏的防治依然是我国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儿科医疗保健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基于我国儿童维生素 A、D 的缺乏现状,维生素 A、D 两种脂溶性维生素在缺乏人群上高度重叠,因此从可及性、经济性、便捷性等综合评价,提倡我国儿童采取维生素 A、D 同补的方式,能同时满足儿童对两种维生素的生理需求,而且维生素 A 能够使维生素 D 更好地发挥作用。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如何才能激发孩子的主动性语言?

刘丽波
副主任医师
青岛同安妇婴医院
文章 新生儿血常规正常值。

刘丽波
副主任医师
青岛同安妇婴医院
文章 接种疫苗反应及注意事项

刘丽波
副主任医师
青岛同安妇婴医院
文章 冬季如何预防宝宝感冒

刘丽波
副主任医师
青岛同安妇婴医院
文章 晚睡影响的不止是身高,还会影响体重、食欲

刘丽波
副主任医师
青岛同安妇婴医院
文章 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刘丽波
副主任医师
青岛同安妇婴医院
文章 新冠疫苗接种后,注意事项及疫苗反应的处理

刘丽波
副主任医师
青岛同安妇婴医院
文章 接种乙肝疫苗后需要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吗?

刘丽波
副主任医师
青岛同安妇婴医院
文章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如何预防

刘丽波
副主任医师
青岛同安妇婴医院
文章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刘丽波
副主任医师
青岛同安妇婴医院
宝宝一岁,过敏情况好转,但不确定原因,想进行过敏原检测,询问喂养建议。患者女性1岁
就诊科室:小儿保健科
总交流次数:19

刘丽波
副主任医师
青岛同安妇婴医院
九个月大的宝宝最近总是叽叽歪歪的,食欲和睡眠都还好,但大便有变化,喝的是德国的喜宝普通奶粉,已经喝了几个月了,疫苗后没有添加新食物。
就诊科室:小儿保健科
总交流次数:31

刘丽波
副主任医师
青岛同安妇婴医院
四个月宝宝身高体重增长缓慢,喂养不足,存在厌奶期,背上有红色斑点,尿液偏黄。患者女性3个月24天
就诊科室:小儿保健科
总交流次数:73

刘丽波
副主任医师
青岛同安妇婴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