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带状疱疹的民间验方这么多,你get吗?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最早使用的是泥土。《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治法是:将土块置于火上煅烧,冷却后研成粉末,与陈久的脂油调制成油膏,外涂患处。
《备急千金要方》亦载:“治小儿殃火丹毒着两胁及胁下者,伏龙肝(灶心土)末和油敷之。”明•李时珍治火带疱也用“泥疗法”:“水洗取泥沙研香油调敷”;他还用剪春罗花或叶捣烂,用蜜调敷治此病。
在《外科正宗》中亦载有柏叶散、如意金黄散等外治方药。说明外治疗法在带状疱疹的治疗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经验证明,带状疱疹应用中药外治具有疗效好,疗程短,费用低,使用方便,且无副作用等特点。
现介绍几则,供选用
1、雄黄粉50克,配入75%酒精100毫升,混匀备用。每天2次擦敷患处,如疼痛剧烈,疱疹很多者,则在药液中加入2%普鲁卡因20毫升。多数病人一周内可愈。
2、侧柏叶60克、大黄60克、黄柏30克、薄荷30克、泽兰30克。共研细末,以水、蜜调膏外敷。有清热解毒,化瘀止痛功效。
3、青黛5份、黄柏5份、蜈蚣2份、冰片1份,共研细末,加麻油调成稀糊状,外涂患处。
4、雄黄、枯矾、密陀僧各15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青黛30克。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加生石灰水上清液、香油各40毫升,调均。外涂患处,以结药痂,保持湿润为度。
5、雄黄2份、枯矾2份、青黛粉3份。共研细末,加浓茶水调糊,敷患处。
6、侧柏叶60克、蚯蚓粪60克、黄柏30克、大黄30克、赤豆60克、轻粉6克。共研细末,菜油调涂患处。
7、冰片5克、炉甘石10克、黄连10克、青黛10克、大黄10克、药用淀粉55克。共制为散剂,干用、水调、油调外敷均可。
8、将海螵蛸研为细末,与醋调匀,敷于患处。
9、老茶树叶适量,研细末,以浓茶汁调涂,1天2~3次,治好为止。
10、将鲜空心菜去叶取茎,在新瓦上焙焦后,研成细末,用茶籽油搅成油膏状,在患处以浓茶汁洗涤,拭干后,涂搽此油膏,1天2~3次。
11、将蜈蚣置于瓦片上,以文火焙干,研为细粉,加少许香油调成糊状,备用。用时涂搽患处,一般每日3~5次。
12、将菊花叶洗净,捣汁,调白酒抹患处。
13、将青蒿草煎汤洗患处,每日洗3次。
14、将金樱子叶捣烂,米泔水浸1夜,搽患处。
15、半边莲1把。捣烂敷患处,或取汁抹患处。
16、用高锰酸钾粉末或颗粒,按1克高锰酸钾加50毫升水的比例配制成2%的高浓度高锰酸钾溶液,用此溶液反复搽洗患处,每日2次,连用3天。
17、取雄黄粉20克,搽药之前,先用氯化钠注射液清洗病变部位,然后用消毒棉棍蘸药液直接涂于患区,每日1次。注意事项:忌饮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虾、羊、牛、狗肉等。
18、新鲜仙人掌适量,去刺、去皮,捣泥外敷,纱布包扎,加适量冰片,蛋清,用胶布固定,每日2次。一般用药3天后症状明显缓解,1周后可痊愈。
19、鲜韭菜根30克,鲜蚯蚓泥(蚯蚓的排泄物)15克。将两药置碗中捣烂,加少量香油,和匀置阴晾处备用。先将患处皮肤洗干净,将药摊在患处,以纱布覆盖,每日2次,2-5天可治愈。
20、用纯棉纱布将刚煮熟的热米饭包扎成一团,趁热滚搓患处,每次滚搓可轮换2-3个饭团。每天数次,坚持3-5天疱疹结痂、疼痛消失为止。
21、乌玉块(黑墨),用温开水研成浓汁(用墨汁也行),蚯蚓数条,放水中洗净泥土,晾干后研成膏状,加等量浓墨汁混合,涂患处,每日3次,直至痊愈。
22、取露蜂房1个,剪碎后放入玻璃瓶内,再倒入白酒或50%乙醇适量,以淹没蜂房为度,然后加盖浸泡7天后即可备用。用时以毛笔或棉签蘸药酒涂于患处,一般每日5-8次,至疱疹痊愈为止。
23、取王不留行若干,用文火焙干至黄褐色(或爆花),以不焦为度,研成细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每日3次,直至痊愈。
24、取雄黄粉适量,用醋调成稀糊状,敷患处,每日1次。大多数患者在用药后第2天疼痛消失。水疱不再增加,3-4天即结痂痊愈。
25、取海金沙10克,青黛2克,共研细末混匀。用时以菜油调成稀糊状,用消毒棉签蘸取药液涂搽患处,每日1-2次,连用3-6日可愈。
26、取六神丸20-30粒溶于约10毫升温水中,外涂患处,每日3次。同时内服六神丸,每次5-10粒,每日3次。一般3-7天即痊愈。
27、取云南白药粉末,用白酒适量调成稀糊状(也可用麻油调糊),外涂患处,每日3-5次。同时内服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4次。一般1-3天后开始结痂,疼痛减轻,3-8天可痊愈。
28、将柿子洗将绞汁,抹于患处,干时再抹,1日3~4次。
29、鲜马齿苋适量。洗净后,用刀切碎放入蒜臼内,捣烂成糊为止,涂敷患处,日换2次。
30、蜈蚣3条,置瓦上焙干,研末,加鸡蛋清适量调匀后,涂在皮损处,每天5次。
31、先将生半夏2份研末,纳入醋液(10份)浸泡12小时后,取棉棒蘸药液外搽患处,每天3次。
32、将鲜地锦草洗净,加入醋少许,捣烂敷于患处。
33、大黄:大黄研成细粉,以适量浓茶水或酒将药调成糊状,涂于病变部位,暴露或用油纸覆盖,每日1~2次,待药干燥后将药与痂皮轻轻刮掉再涂。7日为1疗程。
34、黄连素等:用黄连素片研成粉末,用蒸馏水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天2次。
35、自制消炎止痛酊:千里光60克,白芷、薄荷各30克(将三药切碎),冰片6克,入75%酒精1000毫升中浸泡3天后涂擦外患部,每日3—5次。
36、王不留行60克,冰片3克,共研细面,用香油搅拌后,涂在疱疹局部,具有止痛消疱作用。
37、生大黄、川黄柏、川黄连各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加适量浓茶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38、七叶一枝花鲜块茎捣烂涂患处,一般半小时后热减痛止,1~2次疱疹可消退。
39、鲜马齿苋12克洗净,捣烂成糊状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
40、大黄30克,黄柏30克,飞滑石21克,青黛60克,冰片5克,甘草10克。共研细末后混匀,加凡士林调膏备用,外敷患处。
41、大叶桉水煎制成10%溶液,用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
42、青蜈散:药用青黛、黄柏各5份,蜈蚣2份,冰片1份,共研细末,加麻油调成稀糊状,外涂患处。
43、雄陀散:药用雄黄、枯矾、密陀僧各15克,制乳香、没药各10克,青黛30克。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加生石灰水上清液、香油各40毫升,调和。外涂患处,以结痂、保持湿润为度。
44、二味拔毒散:雄黄、枯矾各2份,青黛粉3份。共研,加浓茶水,调敷患处。
45、薄薄的涂抹一层猪油或凡士林,棉絮扯薄薄的放上去,打火机点一下,不疼不痒。一般一次即愈。
46、七厘散:本方由血竭、麝香、冰片、乳香、没药、红花、儿茶、朱砂组成,具有活血散瘀、止血定痛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是既可内服又可外敷的伤科常用要方。方法:取七厘散1.2克,以温开水送服或蜂蜜冲服,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儿童用量酌减。
47、.云南白药:云南白药以云南特产药及其他药物组成,系我国伤科著名成药。具有良好的活血消肿、止痛止血、祛瘀生新的功效。方法:取本品适量,用白酒和香油适量调为稀糊状,局部常规消毒后,将药糊均匀涂抹患处,隔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24小时症状好转,1~2次后烧灼感减轻,皮疹迅速吸收干燥,多在7天内痊愈。
48、六神丸:六神丸由牛黄、麝香、蟾酥、雄黄、珍珠、冰片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方法:取本品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调为稀糊状,局部常规消毒后,将药糊均匀涂抹患处,外用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1换,连用5~7天。
49、紫金锭:又名王枢丹,由山慈菇、红大戟、五倍子、千金子霜、麝香、雄黄、朱砂组成,具有化痰开窍、辟秽解毒、消肿止痛功效。方法:取本品10~30粒,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涂患处,每天3次,3~7天为1个疗程。
50、冰硼散:本方由冰片、朱砂、玄明粉及硼砂组成,具有清热消肿、凉血解毒、敛疱生肌的功效。方法:取冰硼散适量与凡士林混合调成糊状。患处常规消毒后,均匀地涂上一层调好的药膏。然后在药膏的上面覆盖一层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一般病人连续治疗5~7天后即可见效。
51南通蛇药:又名季德胜蛇药,系根据蛇医专家季德胜的秘方制成,具有解毒、止痛、消肿功效。方法:用本品10片,每天3次口服;再用本品适量研细末,凉开水或75%酒精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外包油纸,纱布或绷带包扎固定,隔日1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