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疾病科普系列 之一什么是梅毒
什么是梅毒
梅毒俗称杨梅疮、花柳病, 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患病后病程漫长,早期侵犯生殖器和皮肤, 晚期侵犯全身各器官,并发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该病变几乎能累及全身各个脏器。梅毒被列为乙类传染病进行防治管理。
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感染梅毒螺旋体的人的皮损分泌物、血液中含大量梅毒螺旋体。感染后的头2年最具传染性,2 年后基本不通过性传播。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并在感染后2年依然有传染给胎儿的危险。
传播途径
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约占其95%以上。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 极少数患者通过接吻、哺乳、接触有传染性损害病人的日常用品而传染, 可由母亲传染给胎儿。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多发生在妊娠 4个月以后,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一般认为孕妇梅毒病期越短,对胎儿感染的机会越大。感染后2年仍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梅毒螺旋体也可以间接接触传染,如通过接吻、 哺乳和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裤、被褥等日常用品造成传播, 不过情况较少。
梅毒分类
按照感染时间,可分为先天梅毒和获得性梅毒。
按照临床特点,可分为显性梅毒和潜伏梅毒。
按照疾病过程,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
在临床实践中,依据感染时间、临床特点、血清学检测和病程,进行诊断。如先天性早期显性梅毒、获得性二期隐性梅毒、获得性晚期显性梅毒等。
病程和症状
梅毒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初起时为全身感染,病程缓慢,在发展中向人体各器官组织入侵,也可潜伏多年甚至终身没有临床表现。梅毒从传染来源可分为后天梅毒(获得性)和先天梅毒。后天梅毒在长期病程中,由于机体的抵抗力和反应性的改变,症状时显时隐。一般可分为一、二、三期梅毒。第一期梅毒为下疳期,也就是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一般经过2到4周左右,在阴茎、阴唇、阴道口等处发生炎症反应,叫“硬下疳”,也叫“一期梅毒”;第二期为斑疹期,合称早期梅毒,传染性强,皮疹遍布全身,以四肢更明显,典型的症状为皮肤丘疹;第三期为晚期,会严重损害心脏和大动脉,造成心血管病变,并侵蚀脑和脊髓,造成精神病变,传染性小。
早期梅毒
梅毒螺旋体从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人体后2-3天,经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在3周左右的潜伏期结束后,发生硬性下疳,初起患部微红,逐渐出现硬结,直径约1厘米,单个,偶有2或3个。绝大多数出现在阴茎冠状沟附近,偶见阴茎体、阴唇系带、尿道、耻骨部位。非性交传染时,可见于唇、舌、肛门、医务工作者手指等处。下疳表面可破溃糜烂。下疳早期螺旋体多,而血清反应阴性,4-6周后全身淋巴结肿大,而血清反应转为阳性,表示机体对梅毒螺旋体起了反应。由于局部免疫,下疳可“不治自愈”。
潜伏在体内的螺旋体继续繁殖,在感染后3个月左右大量进入血液循环,产生广泛的第二期早发梅毒疹。皮疹多呈红、棕或青色玫瑰疹或斑疹型梅毒疮,惯发于躯体前、侧面和上肢,对称,不融合,圆形、椭圆形或稍不规则形。由于机体存在一定的免疫力,第二期也可“不治自愈”,再次进入静止的潜伏状态称第二期隐性梅毒。如未彻底治愈,在感染后2年或4年之内仍会复发,称为第二期复发梅毒疹。皮疹数目较少,颜色较暗。此外,肛门和外生殖器可出现扁平湿疣,其为乳头状片状损害,表面糜烂有渗出液。口腔、阴道上皮可发生灰白色周围充血的粘膜斑。以上损害中存在大量螺旋体,传染性极强。此外,尚有脱发、关节痛、骨膜炎等暂时受累的良性症状发生。本期各种损害仍可“自愈”,期限为4年,超过4年即进入第三期,或晚期梅毒。
晚期梅毒
晚期梅毒的损害不仅限于皮肤粘膜,并可侵犯任何内脏器官或组织,破坏性大,病程长,可危及生命,血清反应多为阳性,但传染性小。晚期皮肤粘膜梅毒分为结节型梅毒疹和梅毒瘤两种,多发于头部、前臂、肩胛等处;后者称树胶样肿,结节大如胡桃,数量少,形圆,高出皮肤,中心逐渐软化破溃,形成圆形或多环形有凿缘的溃疡,有稠厚的树胶样分泌物。好发于头皮、前额及小腿等处,上腭及鼻部树胶样肿可致硬腭、鼻中膈穿孔,形成鞍鼻等。
治疗原则
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疗程规则,剂量足够;治疗后定期临床和实验室随访, 性伙伴同查同治。
孕妇的梅毒治疗事项
有梅毒病史的已婚妇女在孕前一定进行全面梅毒检查 有过不洁性生活或者曾感染过梅毒的女性在打算怀孕前,最好去正规医院做梅毒检测。
预防
梅毒螺旋体怕干燥,怕氧气,所以在人体外的生活力很低,肥皂水及一般消毒水可于短时间将其杀死。 由于人类对梅毒无先天性免疫力,无预防性疫苗,最好的预防就是注意性卫生,洁身自好。即使完全治愈的病人,如果再与梅毒患者接触,还可导致再次感染。
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向本文作者提问

张林副主任医师
巴中市精神卫生中心性病科
好评98%|接诊量57|响应时长2分钟
擅长:从事皮肤科、性病科工作20余年,擅长于各种皮肤病、性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10起
问医生
#女性健康#预防#妇科症状#梅毒#早期梅毒#晚期胎传梅毒#梅毒
阅读数 10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外生殖器部位出现硬下疳,周身出现红斑、丘疹等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首选青霉素类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治愈简介梅毒是一种常见的、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和血液等途径传播。本病危害性极大,可侵犯机体全身各组织器官或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死产、流产、早产等。梅毒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早期梅毒积极治疗后,多可以治愈,晚期梅毒常累及内脏,预后容乐观。症状表现:梅毒主要表现为外生殖器部位出现硬下疳,周身出现红斑、丘疹、斑丘疹、斑块、结节、脓疱或溃疡等。诊断依据:依据血清学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查,或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找见活动的梅毒螺旋体即可确诊。梅毒有哪些类型?1.获得性梅毒(后天梅毒)(1)早期梅毒(病程<2年)(2)晚期梅毒(病程>2年)2.胎传性梅毒(先天梅毒)(1)早期先天梅毒(<2岁)(2)晚期先天梅毒(>2岁)是否具有传染性?本病具有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染?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怎么预防?采取有保护的性行为,安全、科学使用安全套,保持单一、固定性伴侣,与感染者发生性关系等方式可有效预防。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梅毒的发病率由2003年4.5/10万上升至2013年32.86/10万,年均增长13.37%。是否可以治愈?早期梅毒容易治愈。早期梅毒经过青霉素类药物规范治疗后,多可以治愈。晚期梅毒常累及脏器及神经系统,难以治愈,需要积极采取青霉素治疗并定期及时复诊。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