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胆红素脑病很凶险,家长需重视
儿科医生隋静
我们儿科医生之所以重视新生儿黄疸,一方面,因为有的病理性黄疸是由于原发病引起,如感染、溶血等,这些都是需要积极治疗的;另一方面,是因为胆红素过高,可能出现胆红素脑病。急性胆红素脑病可能是可逆的,如果不积极治疗,则可能导致永久性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出现智力、运动发育障碍,造成宝宝终身残疾。
为什么会出现胆红素脑病呢?
我们大脑中有一道屏障——血脑屏障,它的作用在于限制某些物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以避免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血中游离胆红素(即间接胆红素)是被允许进入的。正常情况下,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含量不高,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的胆红素并不多,所以不会对大脑造成伤害。
当出现重度黄疸即血清胆红素〉342umol/L (20mg/dl),大量的游离胆红素进入中枢系统,沉积到大脑基底核,视丘下核、苍白球等部位,使神经核被黄染,胆红素神经毒性所致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称之为急性胆红素脑病。
典型的急性胆红素脑病经历3个阶段:
脑病第一期(警告期):主要表现为嗜睡、拒乳、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抑制症状,也有表现为呼吸暂停、心动过缓。此阶段胆红素水平如能迅速降低,上述表现是可逆的。如不处理大约经过半天到1天进入痉挛期。
脑病第二期(痉挛期):拒乳、呻吟、尖叫、凝视、眼球震颤、呼吸暂停、呼吸不规则、呼吸困难、痉挛、肌张力增高、惊厥或角弓反张等兴奋症状,重者可深度昏迷,甚至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此阶段出现肌张力增高者可发展为慢性胆红素脑病,如紧急换血可能逆转中枢神经系统改变。
脑病第三期(恢复期):肌张力增高消失,转为肌张力降低,吸吮和反应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1~2周后急性期症状可全部消失。
经抢救成功者大部分病人遗留后遗症——慢性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即胆红素毒性所致慢性、永久性的脑损伤。
核黄疸典型表现通常在1岁前婴儿喂养困难,高调哭声和肌张力减低,但深腱反射增强,持续颈强直,运动发育迟缓及不同程度的智力减退,最终发展为手足徐动型脑瘫。
典型核黄疸有四联征,包括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眼球运动障碍和牙釉质发育异常。
哪些患儿容易发生胆红素脑病?
(1)重度以上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常在 342.2umol/L 以上,即>20 mg/dl);
(2)虽血胆红素指标未达重度以上,但合并同族免疫性溶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PD) 缺乏、早产儿、缺氧、脱水、低血糖、感染、酸中毒、低白蛋白血症等危险因素者,也易发生胆红素脑病。主要是因为这些情况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会增高,胆红素进入更加容易。
(3)低出生体重儿甚至在 171 - 239μmol/L(10 - 14 mg/dl)即可发生胆红素脑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胆红素脑病时通常缺乏典型症状,而表现为呼吸暂停、循环呼吸功能急剧恶化等,不易诊断。
胆红素脑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典型的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 (MRI) 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以辅助诊断。
早期干预治疗是防止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和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关键
1.换血疗法:换出过多的胆红素和致敏的红细胞,降低血清胆红素。
2.蓝光治疗:改变胆红素的结构,使胆红素更易排出。
3.药物治疗:补充白蛋白或血浆可减少游离胆红素,使透过血脑屏障的胆红素减少。
4.及时治疗原发病可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
5.已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根据各期表现给予对症治疗。后遗症期可指导早期干预智力和运动发育。
减少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关键在于预防
积极降低胆红素水平,同时尽量减少高危因素的发生
在宝宝出生头1周,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皮肤黄染情况,监测胆红素增长情况。
对于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一定要遵医嘱,住院蓝光等治疗。
一旦重度黄疸宝宝出现拒奶、反应差,就需要引起家长、医生重视,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大家还在看
这样养宝宝要小心!妊娠期糖尿病易生巨大儿!
#妇产科 #孕产期 #养生知识 #育儿 #内分泌科
营养师王钦先
宝宝过敏爸妈揪心,如何提前预防是关键
#新生儿 #疾病概述 #疾病预防
儿科医生宫红梅
家长必须知道:如何预防宝宝手足口病?
#婴幼儿 #儿童 #疾病预防 #疾病病因
静静医生
发现宝宝隐睾?家长千万别忽视
#儿童 #疾病预防 #小儿症状
李培勇
新生儿腹泻了,家长该怎么办?
#婴儿 #儿科 #消化内科
儿科医生沈振宇
宝妈宝爸注意了!孩子铅中毒有大影响!
#儿童 #疾病预防 #患病护理 #育儿
奶爸小朱医生
儿童隐睾症,一种不能忽视的疾病,很多父母都大意了
#儿童 #概述 #诊断 #常见症状
副主任医师丁彬彬
当孩子身上出现这些变化,要小心性早熟
#儿童 #青少年 #概述 #预防 #患病护理
京东健康
儿童关节肿痛,家长需警惕
#青少年 #疾病预防 #患病护理 #育儿
儿科医生邓朝晖
宝宝上火警示多?新手妈咪多注意这几个方面
#婴儿 #育儿
京东健康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石家庄冬季的家庭预防与治疗策略
#生理性黄疸 #冬季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 #新生儿光疗 #新生儿换血治疗 #新生儿黄疸预防 #石家庄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 #生理性黄疸石家庄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香港冬季家庭防护与治疗策略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治疗策略 #早期干预 #黄疸 #儿科疾病 #光疗 #药物治疗 #黄疸 #光疗 #药物治疗 #肝脏功能 #家庭护理 #家庭护理 #核黄疸 #预防措施 #香港冬季 #预防措施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在西安冬季的家庭预防与治疗策略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保暖 #新生儿黄疸预防 #新生儿黄疸家庭护理 #生理性黄疸 #西安冬季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胆红素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治疗 #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 #新生儿营养
宝宝胆小怎么办?
#心理治疗 #宝宝胆小原因 #儿童心理 #心理疏导 #如何克服宝宝胆小 #宝宝胆小家庭教育 #宝宝胆小 #家庭教育 #宝宝胆小怎么办 #宝宝胆小治疗方法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春季预防与治疗
#新生儿核黄疸 #药物治疗 #输血治疗 #药物治疗 #春季预防 #家庭护理 #胆红素代谢 #家庭预防 #西宁地区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代谢障碍 #光照疗法 #春季护理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治疗策略 #光照疗法
河北邢台市小儿内科:宝宝便便出现红色印记,医生详细解答
#宝宝 #便便 #胆红素 #宝宝便便 #胆红素 #婴儿护理 #婴儿护理 #医生咨询 #红色印记 #医生咨询
太原春季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预防与治疗
#新生儿听力障碍 #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 #家庭护理 #太原春季 #预防措施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视力障碍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治疗策略
秋季呵护新生儿,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关键措施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 #核黄疸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预防 #合肥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黄疸监测 #胆红素代谢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秋季新生儿护理
南宁冬季小儿黄疸的预防与家庭护理策略
#南宁冬季 #预防措施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 #光照疗法 #婴儿健康 #小儿黄疸 #光照疗法 #婴儿健康 #家庭护理 #家庭护理
南昌冬季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预防与治疗
#南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预防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保健 #新生儿治疗 #胆红素代谢 #冬季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家庭护理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治疗
新生儿核黄疸 NOS医院推荐专家
新生儿核黄疸 NOS地区推荐专家
新生儿核黄疸 NOS 患友问诊
新生儿黄疸值升高,需住院治疗建议
宝宝第七天,黄疸值升高,担心溶血性黄疸或胆红素脑病。患者男性7天
女 22 2024-11-13 13:31:33
新生儿黄疸与胆红素脑病治疗咨询
新生儿黄疸严重,已出现胆红素脑病迹象,求治疗建议。患者男性7天
男 28 2024-11-13 13:31:33
宝宝黄疸与胆红素脑病咨询
宝宝黄疸持续半个月,伴有胆红素过高和磁共振显示神经垂体高,无其他明显症状。患者男性18天
女 16 2024-11-13 13:31:33
新生儿高胆红血症咨询及后续治疗情况
新生儿高胆红血症,数值曾升高,现数值正常,担心后续影响及生长发育问题。患者男性6个月3天
男 3 2024-11-13 13:31:33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咨询与治疗建议
宝宝出生9天,胆红素水平高,诊断为胆红素脑病,目前情况良好,无特殊症状。患者女性5天
男 5 2024-11-13 13:31:33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胆红素脑病后遗症效果探讨
孩子2岁,患有胆红素脑病,询问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效果及鼠神经生长因子的使用效果。患者男性2岁
男 50 2024-11-13 13:31:33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常用药物
我想了解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用途和注意事项,尤其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
女 58 2024-11-13 13:31:33
新生儿黄疸值22,是否会导致胆红素脑病?
宝宝出生第十天黄疸值22,担心是否会导致胆红素脑病。患者男性30岁
男 2 2024-11-13 13:31:33
儿童胆红素升高及血常规异常咨询
孩子26岁,胆红素长期偏高,血常规多项异常,疑为遗传性或感冒引起。患者男性26岁
女 32 2024-11-13 13:31:33
新生儿黄疸值偏高咨询及治疗方案
宝宝生下来第六天,黄疸值偏高,妈妈是A型血,咨询治疗方案。患者男性6天
女 61 2024-11-13 13:31:33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