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皮肤发“痒”,是怎么回事?

皮肤发“痒”,是怎么回事?

痛者阴,痒者阳

《灵枢·终始》篇云:“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痒者阳也,浅刺之。”

从此经文针刺浅深看来,“痒”者病位浅而属阳,“痛”者病位深而属阴。针刺与用药之理相同。

【临证应用】

举验一

刘某,女,47 岁,1987 年 6 月 10 日诊。

左下肢疼痛 2 年余,入夜则痛尤甚,难以入睡,且自觉该下肢怕凉。午后足胫部浮肿

经某医院检查:左下肢血流偏低。其两下肢肤色及皮温度无明显差异。脉左弦、右涩,舌质红暗有瘀斑,苔薄白。

血行瘀滞,不通则痛,故有此证。治以活血通经。

蒲公英 20 克,紫花地丁 15 克,桃仁 12 克,土茯苓 20 克,广地龙 12 克,红花 10 克,川牛膝 12 克,鸡血藤 15 克,丹参 15 克,制乳没各 10 克,茯苓 15 克,赤芍 12 克,熟附片 8 克,北细辛 3 克,独活 8 克

6 剂,水煎温服,每日 1 剂。

6 月 17 日二诊:药后下肢疼痛明显减轻,夜间已能入睡。怕凉亦减,午后下肢未见浮肿。脉弦缓,右寸弱,舌暗苔薄白。

前方加减。

炙黄芪 25 克,蒲公英 20 克,地丁 20 克,连翘 12 克,金银花 12 克,全当归 15 克,丹参 15 克,广地龙 12 克,路路通 10 克,红花 12 克,川牛膝 12 克,北细辛 5 克,独活 10 克,云茯苓 12 克,熟附片 12 克

6 剂,煎服法同前。药后诸症悉除。

举验一,下肢疼痛属于血行瘀滞的证候是很明显的,如舌暗有瘀斑、脉涩等,参考原检查血流偏低,亦当属不通而痛之象,又其左脉弦,则是疼痛的脉象表现。

治法以活血通经为主,而诸证悉除,正是《素问·举痛论》“通则不痛”之理。

方中之所以用蒲公英及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类药物,是因其舌质虽暗,但仍偏红,恐其内蕴毒热之故。

然而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是以又用熟附子温阳、细辛通经;用茯苓、独活者,意在使药行于下肢,令浊气渗利而出。其余诸药皆为活血通经之品,俾血和经通而痛除。

我们用此类方药治疗下肢静脉炎,亦每获良效。

此病例为门诊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但不曾长期随访,亦未知其下肢血流变化情况。然而其证属阴,病在血脉之中却是无疑的。

任脉之别,虚则痒瘙

《灵枢·经脉》云:“任脉之别,……实则腹皮痛,虚则痒瘙”,任脉别出的络脉有病,属于正虚的,表现为皮肤瘙痒

【临证应用】

举验

程某某,女,75 岁,云南人,2003 年 11 月 24 日诊。

患者皮肤瘙痒难忍,又以腹部为甚。舌暗苔薄白,脉弦细略数,大便调。

证属血虚受风,治以养血凉血,散风润燥,补益肝肾。

当归 15 克,赤白芍各 10 克,丹参 15 克,丹皮 10 克,连翘 12 克,蝉衣 6 克,僵蚕 10 克,地肤子 10 克,胡黄连 8 克,鸡内金 10 克,焦三仙各 10 克,五味子 10 克,黑芝麻 12 克,全瓜蒌 12 克,生甘草 6 克

6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药后瘙痒消除,观察 2 月未复发。

【发挥】

本病案为皮肤瘙痒之症,以腹部为甚,这与《灵枢·经脉》中的论述相一致。而任脉承任一身之阴,且其循行部位通过腹部。

所以腹部皮肤瘙痒,是任脉的络脉阴血不足为其病本。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病机为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化燥生风,应治以养血凉血,散风润燥。

方中首用归、芍等养血之品治其本;用蝉衣、僵蚕散其风气;黑芝麻、地肤子补益肝肾,养血润燥;黄芩、焦三仙、全瓜蒌在于调畅肠胃,使里热从消化道排出。

此外《灵枢·终始篇》有“痒者阳也”之说,可与本案互参。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脂溢性皮炎的日常治疗与保养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病因复杂,主要与体内脂肪代谢紊乱和过敏反应有关。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皮肤健康,还可能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针对脂溢性皮炎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病因,并进行抗过敏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氯雷他定片、西咪替丁和维生素B6是常用的药物。氯雷他定片具有抗过敏作用,西咪替丁可以缓解炎症,维生素B6则有助于调节脂肪代谢。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和海鲜,戒烟酒,不吃油腻食物,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小王,28岁,患有脂溢性皮炎。刚开始,他并没有重视这个疾病,只是觉得皮肤有些干燥、瘙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加重,不仅皮肤红肿,还出现了脱皮现象。在医生的建议下,小王开始服用氯雷他定片和西咪替丁,并调整了饮食和生活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王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需要耐心和坚持,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注意日常保养。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适当进行皮肤护理,如使用温和的洗面奶、保湿霜等,避免过度清洁和刺激皮肤。

健康饮食指南

11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荨麻疹:揭秘病因,探寻治疗之道

荨麻疹,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或皮肤色风团,伴有剧痒。这种风团可迅速消退,但反复发作,令人苦不堪言。 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可能与感染、药物、食物、精神因素、环境等因素有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荨麻疹的发生。 治疗荨麻疹,首先需要明确病因,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药物治疗方面,肾上腺素、氨茶碱等药物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瘙痒。此外,中药如首乌、枸杞、人参、黄芪、灵芝、大枣等,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体质,对荨麻疹的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有助于减轻荨麻疹症状。此外,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等,都有助于改善病情。 故事案例:李先生患有荨麻疹多年,曾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效果不佳。后来,他在医生的建议下,调整了生活方式,保持心情愉悦,并坚持服用中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病情明显好转,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老年健康守护者

1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皮疹成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皮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它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红疹、丘疹、水疱等症状。根据您描述的情况,您的症状很可能是皮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皮疹的成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一、皮疹的成因 皮疹的成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过敏反应:食物、药物、花粉、尘螨等过敏原都可能引起皮疹。 2. 炎症: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会引起皮肤炎症,形成皮疹。 3. 激素变化:妊娠、月经、更年期等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导致皮疹。 4. 营养缺乏: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B群等营养素也可能引起皮疹。 5. 其他因素:如情绪波动、环境因素等也可能导致皮疹。 二、皮疹的症状 皮疹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红疹、丘疹、水疱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瘙痒、疼痛、烧灼感等症状。 三、皮疹的治疗方法 1. 抗过敏治疗:对于过敏引起的皮疹,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抗过敏药膏等治疗。 2. 抗菌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皮疹,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3. 抗真菌治疗:对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皮疹,可以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4. 营养调理:对于营养缺乏引起的皮疹,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群等营养素进行治疗。 四、日常保养 1. 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洗脸,保持皮肤清洁。 2. 避免搔抓:不要用手搔抓皮疹,以免加重病情。 3.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海鲜等。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如果您的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治疗。

医疗趋势观察站

10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荨麻疹发作如何应对:脱离过敏源是关键

皮肤过敏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荨麻疹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给许多患者带来了困扰。在荨麻疹发作时,口服氯雷他定片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但只有病情严重时才需要配合激素治疗。为了有效控制荨麻疹,脱离过敏源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治疗荨麻疹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找出可能导致荨麻疹发作的过敏源。这可能包括食物、油漆、装修材料、衣物等。例如,某些患者可能对鱼、虾、蟹、动物羽毛、花粉、蘑菇、荨麻、药物、日光、细菌、寄生虫等物质过敏。为了确定过敏源,可以进行过敏源检查,并在查清后避免接触这些物质。 除了避免过敏源,中药也是一种治疗荨麻疹的方法。例如,浮萍丸和防风通圣丸都是对症的中药。这些中药可以帮助调节身体的免疫反应,减轻荨麻疹的症状。 此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也很重要。例如,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和洗涤剂。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压迫皮肤。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饮酒和食用辛辣食物,这些都有助于减轻荨麻疹的症状。 如果荨麻疹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这些情绪可能会加重荨麻疹的症状。

健康饮食指南

8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荨麻疹反复发作怎么办?医生支招:找出过敏源,从生活中做起

荨麻疹,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困扰着许多患者。小王就是其中之一,他患荨麻疹已经一年多了,病情反复发作,让他痛苦不堪。 面对这种情况,医生建议小王口服酮替芬和扑尔敏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情严重,还需要配合激素类药物。同时,医生强调,脱离过敏源是治疗荨麻疹的关键。 小王开始反思,自己家中是否有可能的过敏源。他发现,家中新买的油漆、装修材料,以及一些食物,都有可能是引发荨麻疹的原因。于是,他开始避免接触这些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 除了避免过敏源,小王还注意日常保养。他每天坚持运动,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王的病情逐渐好转。他感慨地说:“原来,治疗荨麻疹不仅要依靠药物,还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荨麻疹的病因复杂,除了常见的过敏因素外,还有可能是自身免疫、感染、药物等因素引起。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找出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2.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3.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感染。 4.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刺激。 5.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健康饮食指南

1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哺乳期脱毛,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方法?

哺乳期是女性生命中一个特殊的时期,不仅关系到母体健康,还涉及到宝宝的健康成长。在这个阶段,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都需要特别注意,包括脱毛这一看似简单的事情。 对于哺乳期女性来说,使用脱毛膏是否安全,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脱毛膏的工作原理。脱毛膏主要通过化学成分与毛发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使其变得松软,然后通过撕拉的方式将毛发拔除。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哺乳期使用脱毛膏,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其安全性。由于哺乳期女性的皮肤较为敏感,脱毛膏中的化学成分可能会刺激皮肤,导致过敏反应。此外,如果脱毛膏不慎接触到乳头,还可能影响宝宝的健康。因此,哺乳期女性在脱毛时,最好选择温和的脱毛膏,并仔细阅读产品说明,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 除了脱毛膏,哺乳期女性还可以考虑其他脱毛方式。例如,激光脱毛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脱毛方法。激光脱毛通过破坏毛囊组织,抑制毛发再生,从而达到永久脱毛的效果。不过,激光脱毛需要在专业机构进行,哺乳期女性在脱毛前应咨询医生,确保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哺乳期女性还可以通过注意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等方式,从内而外改善肌肤状态,减少毛发的生长。例如,多吃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B2等营养的食物,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减少毛发过多的问题。 总之,哺乳期女性在脱毛时,应选择安全、温和的方式,并注意保护自身和宝宝的健康。

老年健康守护者

9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湿疹预防与治疗:日常保养与药物选择的重要性

湿疹,这种常见的皮肤病困扰着许多人。对于湿疹患者来说,了解如何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首先,预防是关键。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湿疹的过敏原,如某些化妆品、洗涤剂、花粉、灰尘等。此外,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可能诱发湿疹发作,因此应尽量避免。 在使用药物方面,患者不应随意使用他人药物,尤其是非正规医院开具的药物。正确的做法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湿疹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用手挠抓头皮,以免加重病情。同时,可使用一些外用药物止痒,如含有激素的软膏等。 在治疗湿疹的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下是一个湿疹患者的治疗案例: 李女士,35岁,患有慢性湿疹多年。她曾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她在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日常保养和心理疏导。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湿疹患者应积极预防,正确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远程医疗新视界

10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慢性荨麻疹:明确过敏原,合理治疗是关键

荨麻疹,这种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让许多患者苦不堪言。据调查,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出现的风团和瘙痒感。为了有效控制病情,患者需要去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后,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接触。 在药物治疗方面,咪唑斯叮、复方甘草酸苷和肤痒颗粒是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咪唑斯叮属于H1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减轻瘙痒症状。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调节作用。肤痒颗粒则主要用于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刺激性饮食,如酒、辣椒、葱蒜、鱼虾、牛羊肉等,可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劳累等,也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案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王是一位慢性荨麻疹患者,病程已经持续了5年。曾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不佳。后来,他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医院进行了过敏原检测。结果显示,小王对海鲜过敏。经过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小王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明确过敏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至关重要。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早日康复。

生物医疗创新站

11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干性湿疹:鸡皮疙瘩般的皮肤病,如何应对?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皮肤问题常常困扰着许多人。有一种皮肤病,它的症状就像鸡皮疙瘩一样,让人感到不适。这种皮肤病可能是干性湿疹,它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 干性湿疹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干燥、瘙痒,严重时会出现红斑、丘疹等。它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常见的部位是手肘、膝盖等关节部位。 治疗干性湿疹,可以采用外擦皮炎平和尿素软膏的方法。皮炎平具有抗炎、止痒的作用,尿素软膏则可以保湿、促进皮肤修复。同时,患者需要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可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搔抓,以免皮肤破损感染。同时,适当使用保湿霜,保持皮肤的水分。 如果病情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选择其他治疗方法,如光疗、免疫调节剂等。 小王是一位年轻的上班族,最近他的手肘和膝盖部位出现了干燥、瘙痒的症状,就像鸡皮疙瘩一样。他尝试了各种方法,但病情并没有好转。后来,他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皮肤科就诊。经过医生的诊断,他患上了干性湿疹。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使用皮炎平和尿素软膏进行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中医养生之道

11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孕妇荨麻疹调理:避免药物冲突,科学调理是关键

荨麻疹,这种常见的皮肤病,让不少患者苦不堪言。尤其是对于孕妇来说,患上荨麻疹更是让人担忧。因为有些荨麻疹调理药物,孕妇是不可以和荨麻疹药物一起吃的。那么,孕妇如何正确调理荨麻疹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首先,孕妇在调理荨麻疹时,要避免使用一些常见的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这些药物虽然对普通荨麻疹有很好的疗效,但对于孕妇来说,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那么,孕妇患上荨麻疹后,应该如何调理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注意饮食:孕妇在饮食上要尽量避免食用可能导致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鸡蛋等。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强自身免疫力。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孕妇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灰尘、花粉等。 3. 适当运动:孕妇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保持心情舒畅:孕妇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以免加重病情。 5. 及时就医:如果孕妇的荨麻疹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总之,孕妇患上荨麻疹后,要避免使用一些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要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理。只有科学合理地调理,才能帮助孕妇缓解荨麻疹症状,保护胎儿的健康。

生命之光传递者

8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立即咨询
plus免费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