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者阴,痒者阳
《灵枢·终始》篇云:“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痒者阳也,浅刺之。”
从此经文针刺浅深看来,“痒”者病位浅而属阳,“痛”者病位深而属阴。针刺与用药之理相同。
【临证应用】
举验一
刘某,女,47 岁,1987 年 6 月 10 日诊。
左下肢疼痛 2 年余,入夜则痛尤甚,难以入睡,且自觉该下肢怕凉。午后足胫部浮肿。
经某医院检查:左下肢血流偏低。其两下肢肤色及皮温度无明显差异。脉左弦、右涩,舌质红暗有瘀斑,苔薄白。
血行瘀滞,不通则痛,故有此证。治以活血通经。
蒲公英 20 克,紫花地丁 15 克,桃仁 12 克,土茯苓 20 克,广地龙 12 克,红花 10 克,川牛膝 12 克,鸡血藤 15 克,丹参 15 克,制乳没各 10 克,茯苓 15 克,赤芍 12 克,熟附片 8 克,北细辛 3 克,独活 8 克
6 剂,水煎温服,每日 1 剂。
6 月 17 日二诊:药后下肢疼痛明显减轻,夜间已能入睡。怕凉亦减,午后下肢未见浮肿。脉弦缓,右寸弱,舌暗苔薄白。
前方加减。
炙黄芪 25 克,蒲公英 20 克,地丁 20 克,连翘 12 克,金银花 12 克,全当归 15 克,丹参 15 克,广地龙 12 克,路路通 10 克,红花 12 克,川牛膝 12 克,北细辛 5 克,独活 10 克,云茯苓 12 克,熟附片 12 克
6 剂,煎服法同前。药后诸症悉除。
举验一,下肢疼痛属于血行瘀滞的证候是很明显的,如舌暗有瘀斑、脉涩等,参考原检查血流偏低,亦当属不通而痛之象,又其左脉弦,则是疼痛的脉象表现。
治法以活血通经为主,而诸证悉除,正是《素问·举痛论》“通则不痛”之理。
方中之所以用蒲公英及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类药物,是因其舌质虽暗,但仍偏红,恐其内蕴毒热之故。
然而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是以又用熟附子温阳、细辛通经;用茯苓、独活者,意在使药行于下肢,令浊气渗利而出。其余诸药皆为活血通经之品,俾血和经通而痛除。
我们用此类方药治疗下肢静脉炎,亦每获良效。
此病例为门诊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但不曾长期随访,亦未知其下肢血流变化情况。然而其证属阴,病在血脉之中却是无疑的。
任脉之别,虚则痒瘙
《灵枢·经脉》云:“任脉之别,……实则腹皮痛,虚则痒瘙”,任脉别出的络脉有病,属于正虚的,表现为皮肤瘙痒。
【临证应用】
举验
程某某,女,75 岁,云南人,2003 年 11 月 24 日诊。
患者皮肤瘙痒难忍,又以腹部为甚。舌暗苔薄白,脉弦细略数,大便调。
证属血虚受风,治以养血凉血,散风润燥,补益肝肾。
当归 15 克,赤白芍各 10 克,丹参 15 克,丹皮 10 克,连翘 12 克,蝉衣 6 克,僵蚕 10 克,地肤子 10 克,胡黄连 8 克,鸡内金 10 克,焦三仙各 10 克,五味子 10 克,黑芝麻 12 克,全瓜蒌 12 克,生甘草 6 克
6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药后瘙痒消除,观察 2 月未复发。
【发挥】
本病案为皮肤瘙痒之症,以腹部为甚,这与《灵枢·经脉》中的论述相一致。而任脉承任一身之阴,且其循行部位通过腹部。
所以腹部皮肤瘙痒,是任脉的络脉阴血不足为其病本。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病机为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化燥生风,应治以养血凉血,散风润燥。
方中首用归、芍等养血之品治其本;用蝉衣、僵蚕散其风气;黑芝麻、地肤子补益肝肾,养血润燥;黄芩、焦三仙、全瓜蒌在于调畅肠胃,使里热从消化道排出。
此外《灵枢·终始篇》有“痒者阳也”之说,可与本案互参。

文章 脂溢性皮炎的日常治疗与保养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荨麻疹:揭秘病因,探寻治疗之道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皮疹成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医疗趋势观察站
文章 荨麻疹发作如何应对:脱离过敏源是关键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荨麻疹反复发作怎么办?医生支招:找出过敏源,从生活中做起


健康饮食指南
文章 哺乳期脱毛,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方法?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湿疹预防与治疗:日常保养与药物选择的重要性


远程医疗新视界
文章 慢性荨麻疹:明确过敏原,合理治疗是关键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干性湿疹:鸡皮疙瘩般的皮肤病,如何应对?


中医养生之道
文章 孕妇荨麻疹调理:避免药物冲突,科学调理是关键


生命之光传递者
患者询问关于牛初乳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方法,以及是否能改善过敏症状。
就诊科室:营养科
总交流次数:13
患者询问花生衣的冲泡饮用方法以及如何预防花生衣引起的过敏反应。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48
小明最近皮肤过敏,询问脱敏膏是否可以长期使用。
就诊科室:全科
总交流次数:23

毛新梅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

汤喆滢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

吴友贵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