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囊肿你知道吗?

皮脂腺囊肿(sebaceous cyst)俗称“粉瘤”,主要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皮脂腺囊肿主要表现为突出的,呈圆形隆起状的结节或肿块,单发也可能多发。主要是由于皮脂腺导管被由于细菌感染或者灰尘等因素堵塞以后,内容物逐渐聚集,从而逐渐储留而形成皮脂腺导管的囊状扩张,最终形成瘤体。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做到有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发生感染。对皮脂腺囊肿的治疗,分为两个阶段,如果发现囊肿,没有疼痛发热等感染情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手术切除,如果它已经处于发炎阶段,比如比较疼,发红,这种情况,可以先消炎,等到炎症消退,然后再做手术,在发炎期,我们一般不做手术,消炎可以吃一些抗生素,消炎也可以用一点夫西地酸软膏,效果都很好,把炎症消了以后,再做一个小手术,把它取出来就可以了。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目国·主治医师
王目国主治医师可处方
阳谷县人民医院关节科
好评100%|接诊量5588|响应时长798分钟
擅长:擅长骨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29
问医生
#其他科#皮肤科#未成年#皮脂腺潴留#多发性脂囊瘤(皮脂囊瘤病)#皮脂腺囊肿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囊肿突出皮肤表面,大小等、皮脂样内容物一般需治疗,单个较大皮损可手术好发于青春期、躯干、四肢、头面部多见简介多发性脂囊瘤俗称“粉瘤”,是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是指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后,腺体内因皮脂腺聚积而形成囊肿。多发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年男性。皮损为多发半球形隆起,颜色可正常或呈灰色、淡黄色、淡蓝色,橡皮样硬度,可推动,有时可从中挤出皮脂样物质,好发于躯干、四肢屈侧、阴囊、腋窝等处。手术是多发性脂囊瘤唯一的治疗方法,如果术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则应首先控制炎症,后期再安排手术。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皮损为多发半球形隆起,颜色可正常或呈灰色、淡黄色、淡蓝色,橡皮样硬度,可推动,有时可从中挤出皮脂样物质。诊断依据:本病通过体格检查见皮肤表面半球形隆起的囊肿,大小等,颜色正常或呈灰色、淡蓝色、淡黄色,囊肿表面皮肤上可见点状凹陷的皮脂腺管开口,有时被黑色粉刺样小栓填塞,有感染时可出现红肿热痛表现。触诊囊肿呈中等橡皮样硬度,可推动,有波动感,有的可从中挤出皮脂样物质,可确诊。多发性脂囊瘤有哪些类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多见于生长旺盛期的青年男性,好发于躯干、头面部、四肢屈侧、阴囊、腋窝等部位。是否可以治愈?本病手术完整摘除囊壁可以治愈。一般需要治疗,较大单个脂囊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多发性脂囊瘤囊壁较薄,极易破碎,最好完整地摘出,否则残留囊壁组织,易导致囊肿复发。是否遗传?是,部分多发性脂囊瘤有家族史,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否医保范围?是
王目国·主治医师汪晨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