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糖尿病患者由于要长期注意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病人容易产生厌倦、烦躁、痛苦的心理,尤其是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反复时。因此,应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性质、疾病的防治和保健,教育患者戒怒、戒躁、戒忧、戒悲,喜要适度,知足长乐,自得其乐,自我调节,自我放松,避免紧张超负荷。
1.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每餐定时定量,一般只吃七八成饱,细嚼慢咽。不吃甜食,甜品如可乐、橙汁、果汁、甜面包等应严格限制,可用非热卡性、非营养性甜味剂(如阿斯巴甜、木糖醇等)。
1.3、适当的运动可以减低血糖及体重,增强体质。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对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典型症状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不典型症状一些 2 型糖尿病患者症状不典型,仅有头昏、乏力等,甚至无症状。有的发病早期或糖尿病发病前阶段,可出现午餐或晚餐前低血糖症状。急性并发症的表现在应激等情况下病情加重。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多尿加重,头晕、嗜睡、视物模糊、呼吸困难、昏迷等。
多尿,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 ),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多饮。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1、糖尿病性眼病糖尿病所并发的眼部疾病常见的有 7 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色素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改变、糖尿病性视网膜脂血症、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性屈光改变。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它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糖尿病破坏视力最常见的合并症。
2、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它涵盖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等。其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合并症。周围神经病变又分为多发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病变可单侧,可双侧,可对称,可不对称。突出表现为双下肢麻木、胀痛、伴有针刺样、烧灼样异常感,很难忍受。有的患者可出现自发性疼痛闪电样痛或刀割样痛。
1、糖尿病的预防,是对糖尿病易感人群和已有糖尿病潜在表现人群,通过有针对性地改变和减少不利环境和行为因素,采用非药物或药物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糖尿病发生。糖尿病临床上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糖尿病为胰岛素依赖性,好发于青少年,而我们多见的是Ⅱ型糖尿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Ⅱ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 90%以上。
2、对Ⅱ型糖尿病的预防来说,预防的主要对象有: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从我国传统生活方式改变为现代生活方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体力活动为主转变为脑力劳动为主,由主食为主改变为肉副食为主;肥胖者,特别是体重指数 bmi 大于 25 者,是糖尿病高危险人群;高血压、高血脂及早发冠心病者;以往有妊娠血糖增高或巨大儿生育史,有多次流产者;年龄 40 岁以上者;饮酒过多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焦虑抑郁的核心症状有什么?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了解我们的情绪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情绪一家子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高血压如何调理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如何自我诊断失眠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血压中的舒张压总是升高,该怎么办?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高血脂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管理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糖尿病病人能不能喝酒?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章 血脂管理的重要性

余倩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