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心肌炎吗?引发心肌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罗萍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罗萍艳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炎症是人体在遭受病毒或细菌入侵时,所产生的免疫反应,虽然它有助于抵抗病菌,加快伤口愈合,但若患了更严重的心脏炎症,以及相关并发症包括心内膜炎心肌炎等,这些究竟是如何引起的呢?

什么是心肌炎?

根据字面意思可以理解,心肌炎是心肌的一种炎症性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侵入心脏导致心脏发炎,病人的心脏泵血能力可能下降,心脏电的传导也可能受到影响,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另外,心肌炎还会导致心脏动脉出现斑块,增加中风心肌梗死的风险。

心肌炎的病因多种多样,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等等,都有机会使心脏发炎,下面是可能导致心肌炎的原因:

病毒性感染

腺病毒,B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单纯疱疹病毒,新的冠状病毒,如克沙奇和伊科病毒,麻疹,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伯氏疏螺旋体,寄生虫感染,克氏锥虫,弓形虫,真菌感染,念珠菌,霉菌,组织胞浆菌。

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全身红斑狼疮,高安氏动脉炎,韦格纳氏肉芽肿,巨细胞动脉炎

对于某些癌症的治疗药物,抗生素,抗癫痫药和可卡因都可能导致心肌炎。

心肌炎的分类:

依据医学会的资料,心肌炎可按临床病理分为以下四类:

一、剧烈爆发性心肌炎

剧烈爆炸性心肌炎可由急性心肌炎引起的迅速恶化或由急性坏死性嗜伊红和巨细胞心肌炎引起的严重心肌炎症状引起,可引起心因性猝死或多脏器衰竭,需要立即治疗。

二、急性心肌炎

AMI患者存在明显的心室功能障碍,并且对免疫治疗有反应,它也可能转变为扩张性心肌病变。

三、慢性活动性心肌炎

慢活性心肌炎患者可出现心室功能紊乱与慢性炎症变化有关。

四、慢性持续性心肌炎

其主要症状是炎症细胞持续浸润,胸痛和心悸,但心室功能正常。

实际上,心肌炎是可以治愈的,就是恢复的时间比较长,大多数人需要一到两年的治疗才能恢复,发病后也要尽快治疗,以免延误而发展成更严重的疾病。平时可以选择适当的运动,这也是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

#检查#病因#常见症状#心血管内科#心肌炎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各种病因(如病毒感染等)导致的小儿心肌损害症状有疲乏力、食欲欠佳、心前区疼、晕厥等可以治愈,主要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简介小儿心肌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小儿心肌损害,往往呈局灶性(指病变局限在某一较小范围内,周围相邻组织仍然正常)或弥漫性(指病变范围广泛,整体都有病理变化)炎性病变。发病原因较多,包括感染因素、免疫因素、中毒因素等,其中以病毒感染最为多见。本病临床症状较为多样,轻者可明显症状,或表现为疲乏力、食欲减退、心前区疼痛、头晕、呼吸困难等,重者可出现休克、晕厥。若治疗及时,可能因此死亡。目前本病尚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以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为主。大多数患儿预后较好,少数患儿病情急而重,于数小时或数天内死亡[1]。症状表现:本病临床症状较为多样,轻者可明显症状,或表现为疲乏力、食欲减退、心前区疼痛、头晕、呼吸困难等,重者可出现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烦躁安等)、晕厥。诊断依据:临床医生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和病史(如发病前有病毒感染等),并结合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血清心肌酶、病毒学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及心肌活检等,综合做出分析、诊断。小儿心肌炎有哪些类型?1.根据发病原因,大致可分为:(1)感染性小儿心肌炎;(2)免疫介导小儿心肌炎;(3)中毒性小儿心肌炎;(4)其他小儿心肌炎。2.根据症状的轻重,可分为:(1)轻型;(2)中型;(3)重型。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是小儿常见心脏疾病,其中以病毒性小儿心肌炎最为多见,学龄前(3~6儿童)及学龄儿童(6~12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但目前尚缺乏权威的最新流行病学数据[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大多数患儿可在1~2周内完全康复,预后较好,少数患儿病程可达数月或数年,预后一般,未及时治疗患儿病情加重可危及生命[1]。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罗萍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冷秀玉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